王鋒
秋風漸瘦,秋柿泛紅。兒時的柿子季,常常見母親“溫柿子”以脫澀,把成熟的鮮柿子置于溫水中浸泡一夜,原本稍顯生硬的柿子便會變得溫和柔軟。挑出溫過的柿子里最軟的那個,輕輕撕開它那薄薄的皮,手指稍用力一擠,再哧溜一吸,如蜜般的汁水便連同果肉一同滑入口中,溫甜的汁水從唇邊一直淌至舌尖,著實甜蜜。
這樣的甜令人難以忘懷,即便時隔一年再品嘗,依舊倍感熟悉。柿肉與其他水果不同,總有自己的特性,即便軟化成一絲一縷,也能讓人嘗出其筋道。這是在一秋的風霜中釀成的果實。甚至有俗語提及即便“軟柿子”,也并非好捏。
秋冬較為干燥,人體需水分滋潤,清朝《隨息居飲食譜》云:“鮮柿甘寒,養(yǎng)肺胃之陰,宜于火燥津枯之體?!备侍鹎搴櫡紊?,一個柿子下肚,十足的秋燥便去了七八分。吃完后,柿蒂也不必丟棄,洗凈儲存,偶爾反胃脹氣時取來煮水服用,有降逆順氣之功效。
但吃柿子有講究,柿子性甘寒,空腹或食用海鮮后,不宜吃柿子。此外,雖柿子的果實果蒂對人體有益,但柿皮卻不能吃,否則其中的鞣酸進入人體,會引發(fā)疾病。這些細微的利弊,不知古人是如何摸索發(fā)現(xiàn)的。
談及柿餅,此乃著名的傳統(tǒng)小吃。筋道耐嚼,甘甜綿軟,比起鮮柿子更是別有風味。但凡柿子產(chǎn)地大多有柿餅,其中尤以陜西富平的柿餅最為聞名。
做柿餅需日曬,熟透的柿子因不斷吸收陽光,其中的寒性逐漸消散,所以柿餅比柿子溫和許多。每年柿餅大量上市時,吊柿餅自然成了我的最愛。
柿餅除美味可口外,還有良好藥性,既能潤肺生津,又有健胃補脾、止瀉止血之效。
我尤為喜歡舔食柿餅上的那層白霜,抿在嘴里,有一種金風玉露般清冷的甘甜。這是柿子在干燥過程中析出的葡萄糖和果糖,經(jīng)時間沉淀慢慢凝結(jié)而成。這像極了歷經(jīng)世事卻對過往風霜毫不在意的老人,充滿些許滄桑意味。
因有“柿柿(事事)如意”的吉祥寓意,人們每每看到也會心生愉悅。早些年與先生旅行途經(jīng)一棵高大的柿子樹時,先生突然在柿子樹前仰頭止步?!霸趺戳??”我也停在那株柿子前詢問?!跋肫鹄霞夷强昧?,這些年村里人陸續(xù)離開,不知村頭那棵樹還在不在。若在,怕是比這高得多吧!”
他伸著寬大的手比畫著,望向枝頭的神情有些悠遠,顯然陷入了關(guān)于童年和故鄉(xiāng)的長久回憶中。我順著他的視線看去,時節(jié)匆匆,已至晚秋。柿子樹的葉子一片一片飄落凋零,但此時枝頭仍掛著紅彤彤的一片柿果,星星點點,甚是好看,為略顯蒼涼的秋繪就了一樹的繁華。
這星星點點的柿子,在自然的浸潤中,不僅給人一份甘甜,更給人一份內(nèi)心難以比擬的溫暖與回憶,還有無盡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