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安門醫(yī)院內分泌科林蘭教授:治療胰島素抵抗之經驗小結

病案精選:

王某,青年男性,既往有高血壓、高脂血癥病史多年。此次因“查體發(fā)現血糖升高 1月余”就診。患者 1月前查體發(fā)現血糖升高,空腹血糖為 14.7mmol / l,無明顯口干、口渴、多飲,于我院門診就診,予二甲雙胍腸溶片治療,現患者血糖控制7.0mmol/l,餐后2小時血糖控制在8-9mmol/l,納眠可,二便正常。患者舌淡苔膩,脈濡滑?;颊唧w重91.5kg,身高172cm,BMI30.92kg/m2,標準體重為67kg。

中醫(yī)診斷:

消渴病 脾虛濕盛證;治宜益氣健脾,燥濕化痰;方選溫膽湯合異功散加減。

處方:

格華止,每天三次,每次一片。

半夏9g,云苓15g,枳實10g,白芍10g,黃精15g,玉竹10g,丹參20g,三七6g,薤白10g,瓜蔞15g,砂仁6g,黃芪20g,太子參12g。

按語:

林教授指出脾為后天之本,水谷生化之源,功主運化,化生氣血。水谷精微濡養(yǎng)五臟,灑陳六腑。飲食不節(jié),脾胃受損,健運失司,聚濕釀痰,痰蘊積熱于胃,上灼肺陰,內結陰陽而發(fā)為消渴。本患者體型偏胖,體重指數較高,且舌淡苔膩,脈濡滑,屬于消渴病之脾虛濕盛證,治宜益氣健脾,燥濕化痰。林教授予溫膽湯合異功散加減。方中半夏燥濕化痰;枳實辛苦微寒,降氣導滯,消痰除痞;瓜蔞清熱化痰,薤白通陽散結;茯苓健脾滲濕,以杜生痰之源;砂仁化濕和胃;黃精、玉竹、白芍養(yǎng)陰清熱;黃芪、太子參益氣健脾,與黃精、玉竹、白芍同用以益氣養(yǎng)陰;三七、丹參活血通絡。眾藥合用,使本方有消有補,以達健脾燥濕、養(yǎng)陰清熱、調和陰陽之效。

林教授認為,本患者以胰島素抵抗為主,且有高血壓、高脂血癥病史,此階段治療應以益氣養(yǎng)陰、活血通絡,調理臟腑為主,聯(lián)合胰島素增敏劑,綜合防治。延緩或阻止早期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或發(fā)展。 (邵紅雨)

德州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凡本網注明“來源:德州新聞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德州新聞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德州新聞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德州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鑒于本網發(fā)布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因作者聯(lián)系方式不詳或其它原因未能與著作權擁有者取得聯(lián)系,著作權人發(fā)現本網轉載了其擁有著作權的作品時,請主動與本網聯(lián)系,提供相關證明材料,我網將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