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德州中考最深入改革出爐

德州新聞網訊4月18日,市教育局召開新聞發(fā)布會,對2018年初中學業(yè)水平考試及普通高中學校招生工作(以下簡稱中考)情況進行通報和解讀。

從整體看,今年的中考方案,既落實了教育部、省教育廳關于中考改革工作要求,又吸收了基層學校和社會群眾的意見建議,在2017年政策的基礎上進行了調整和變化。主要體現(xiàn)為——

四項調整,兩個擴大,一個統(tǒng)籌和一個規(guī)范

考試科目和考試時間調整

● 2015級(初三)考試科目包括語文(含傳統(tǒng)文化)、數(shù)學、外語(含聽力)、物理、化學、道德與法治(含安全常識)、歷史、體育、信息技術、理化實驗操作技能10科。

● 2016級(初二)考試科目為地理、生物、生物實驗操作技能(2015級考生可申請參加地理、生物學科重考,取最好等級計入中考)。

今年的考試時間為6月10日—12日,三天時間,較去年減少半天。  

科目成績呈現(xiàn)調整

語文、數(shù)學、英語、體育學科成績使用原始分數(shù)呈現(xiàn),以原始分數(shù)形式計入中考;

物理、化學、生物、道德與法治(含安全常識)、歷史、地理、信息技術、理化生實驗操作技能學科以等級計入中考。

報名時間調整

根據征求意見的過程中,家長和教師的反映,今年報名時間的截止時間推遲到4月26日,較往年推遲10天時間,目的是讓學生有更多的時間來集中精力和時間了解自身學習情況,科學報名,理性報名。

體育考試調整

進一步調整和簡化了體育考試科目,同時,完善體育中考管理,增加考試透明度,確??荚嚬_、公正、公平。

一是,繼續(xù)擴大高中學校的招生自主權。主要是體現(xiàn)在兩個方面,第一,足球特長生招收學校由三所增加到四所。即,支持德州一中、德州二中、齊河一中、禹城一中四個學校,可面向全市招收足球特長生。第二,自主招生學校由三所增加到四所,除德州一中、二中、實驗中學外;在平原一中試點面向學校招生范圍內的自主招生工作。

二是,擴大了初中學校綜合素質評價的作用。繼高考提出綜合素質評價納入高考評價體系之后,為調動初中學校、家長及學生本人對綜合素質培養(yǎng)的重視程度,我市在中考中加大了綜合素質評價的使用權重??忌趫罂紩r,其綜合素質評價必須在D級以上??忌C合素質評價結果需滿足報考學校的錄取等級要求,評價結果為A的考生,同分數(shù)情況下可優(yōu)先錄??;未達到所報考學校指定科目等級的考生,但其綜合素質評價總評等級達到B級及以上,經招生學校同意,可在學校要求的等級基礎上適當降低等級。

一項統(tǒng)籌,注重整個中考工作的統(tǒng)籌。特別是,聽取社會群眾和考生在中考中的意見建議,在報名時間、體育考試、高中學校錄取等級要求方面,進行了充分的調研和調整。

一個規(guī)范,即,嚴格落實教育部中小學招生“十個嚴禁”,規(guī)范高中學校招生行為,及時發(fā)布我市具備招生資質的普通高中學校名單和招生計劃,及時發(fā)布招生風險預警和提示,及時公示特殊考生名單接受社會監(jiān)督。

2018年德州中考計劃

普通高中招生

近年來,市教育局在保證普通高中學校正常學習需要的基礎上,進一步挖掘和擴大高中教學資源,盡最大努力滿足社會群眾的教育需求。2017年全市20所普通高中學校共計劃招生3.3萬多人,招生計劃占比約為59%。從近三年看,在考生數(shù)基本持平的基礎上,全市普通高中招生計劃占考生比都在57%以上,高于國家關于職業(yè)教育與普通高中教育招生比例標準,并逐年提升。另外,當前還有武城、禹城、樂陵的兩到三所民辦高中招生正在籌劃和驗收中。其中,中心城區(qū)高中學校(含民辦)面向三區(qū)考生投放招生計劃約5540人,計劃占比約69%,較2017年約增長2.5%。

職業(yè)教育學校招生

我市積極向省教育廳爭取,增加我市的職業(yè)院校招生計劃,特別是在提高招生層次,增加大專以上學歷招生計劃上有了很大的突破,讓那些有意向到職業(yè)院校就讀和中考落榜的考生都能有一個很好的成才路徑。2018年全市中等職業(yè)院校共投放招生計劃約2.8萬多人(其中,教育部門主管的職業(yè)類學校計劃1.8萬個,人社部門的技工類院校計劃約5000個,“3+4”中高職貫通培養(yǎng)、五年制高職高師類計劃每年約5000個)。

從全市看,2018年預計考生人數(shù)約為5.7—6萬左右,普通高中、職業(yè)學校招生計劃合計約6.2萬個,完全能夠滿足學生高中階段入學需求。

記者了解到,這次改革是近年來最全面、最深入的一次改革,但同時也是操作環(huán)節(jié)最復雜、落實難度最大的一次改革,既是挑戰(zhàn),更是機遇。此次改革將,有利于促進學生全面協(xié)調發(fā)展,有利于學生學習減壓減負,也是轉變學校育人模式的需要。


記者|王倩倩


德州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凡本網注明“來源:德州新聞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德州新聞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德州新聞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德州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鑒于本網發(fā)布稿件來源廣泛、數(shù)量較多,如因作者聯(lián)系方式不詳或其它原因未能與著作權擁有者取得聯(lián)系,著作權人發(fā)現(xiàn)本網轉載了其擁有著作權的作品時,請主動與本網聯(lián)系,提供相關證明材料,我網將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