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抱怨的時間,不妨多閱讀這個世界

□羅樹庚

看過一些寫日本與日本人的文章,印象最深的一點是,日本人不愿意麻煩別人,日常工作生活總是小心翼翼,生怕給同事朋友增添麻煩。最極致的一個事例是,為了不耽誤上班族,有自殺者專門挑選末班列車臥軌,把處理后事的麻煩程度降到了最低。

我喜歡這種不愿給人添麻煩的行事方式,原因很簡單,我們的工作生活環(huán)境中,辦事、社交等方面的麻煩太多了,無論是機構還是個人,似乎都以給人添麻煩為樂事。除了“麻煩”,人們面臨的日常煩惱中還有一個關鍵詞叫“抱怨”,“抱怨”與“麻煩”一道組成了令無數(shù)人感到頭疼的障礙。

最近讀到譚飛創(chuàng)作的新書《不抱怨,把握人生的分寸感》之后,頗有收獲,感覺這本書是針對當下環(huán)境中人們無法擺脫的兩大煩惱而寫的?!安槐г埂钡闹赶蛐院苊鞔_了,而“分寸感”恰恰可以理解為不要隨便去麻煩別人——或者說,要用恰當?shù)姆绞饺ヌ幚砼c不同人之間的關系。作者在書中列舉的種種事例表明,這兩點貌似很簡單,但想要學習到自己身上,還是挺困難的,最后真正能做到的人,都有機會成為“人生贏家”。

與其他針對“抱怨”主題進行寫作的書不同,譚飛多以影視圈的著名娛樂人物為例子,使得內容看上去既輕松又具有說服力,有段時間娛樂圈流行明星工作很辛苦、大家都很不容易的說法,在反駁這個觀點的時候,譚飛舉了葛優(yōu)的例子,葛優(yōu)大概是這么說的,“這個行業(yè)沒那么辛苦,況且給大家的錢都還挺多的”,瞧瞧,葛優(yōu)說話就是這么直白又實誠,哪個行業(yè)不辛苦?拍戲淋點冷水、扭了一下腳脖子,對比不菲的片酬,有什么值得抱怨的?

《不抱怨》這本書談了很多近年來的熱門社會話題,比如努力究竟有沒有用,父母究竟給予子女多少才算合適,低配的肉體如何承載高配的靈魂,別在最好的年紀活得那么安逸……全書讀下來的一個感覺是,作者的三觀特別正。如此正的三觀是如何煉成的令人好奇,要知道,在眾聲喧嘩的社交媒體時代,很難發(fā)現(xiàn)有人在談論諸多話題時能做到不偏不倚、直中命門。譚飛的話語不可謂不犀利,許多字詞明顯能擊中很多人的痛處,但整本書的格調是溫暖的。這不是一本雞湯書,而是一杯曾經沸騰過的溫開水,是最健康的“補品”。

能做到這點,我想,作者其實是找到了一個方法或者說竅門的。這個竅門即是,他與這個世界建立了一種平視的關系,他的視野既不向上仰視,也不向下俯視,而是面對自己所看到的一切,發(fā)出源自心靈深處的聲音。能夠與這個世界進行平視,是許多人普遍缺乏的一種能力,只是因為這種能力的不足,才導致了大家時而會感受到生活里有種種不平之氣在竄動,情緒經常被外界因素干擾,丟失了部分看待人與事物變化時應該具備的理性與客觀。

何謂平視?辛棄疾的那句“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算是一種,紀伯倫所說“大殿的角石,并不高于那最低的基石”算是一種,公園里的小女孩告訴蕭伯納“回家也告訴你媽媽,今天和你一起玩耍的是著名的小姑娘卡嘉”算是一種……與山水自然平起平坐,不向權威卑躬屈膝,不對卑微者頤指氣使,如果可以盡可能地接近或做到這點,人生何來抱怨一說?

向外發(fā)出的抱怨,其實是對自身不滿的一種表現(xiàn),是對自我缺陷的逃避。由抱怨而產生的負能量,不但會困擾自己,也會影響到別人。有抱怨的時間,不妨多閱讀這個世界,把視線從一米內挪到百米、千米、萬米之外,便會覺得抱怨的無用與無趣了。

德州新聞網(wǎng)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德州新聞網(wǎng)”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德州新聞網(wǎng),未經本網(wǎng)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wǎng)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德州新聞網(wǎng)”。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wǎng)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XXX(非德州新聞網(wǎng))”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鑒于本網(wǎng)發(fā)布稿件來源廣泛、數(shù)量較多,如因作者聯(lián)系方式不詳或其它原因未能與著作權擁有者取得聯(lián)系,著作權人發(fā)現(xiàn)本網(wǎng)轉載了其擁有著作權的作品時,請主動與本網(wǎng)聯(lián)系,提供相關證明材料,我網(wǎng)將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