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晚報全媒體記者 張明凱 通訊員 孫瑋
行政審批即辦件比例提高至60%;政務服務事項“一窗”分類綜合受理率達到80%;推出更多高頻事項“一件事一鏈辦”主題服務……2月21日上午,全市行政審批服務局長視頻會議召開,對2020年重點工作進行動員部署,推出新一輪審批服務流程再造,打造“德辦好”審批服務升級版。
“一枚印章”提升行動
做好事項動態(tài)調整
配合有關部門編制市縣行政審批服務局劃轉事項指導目錄,努力實現(xiàn)全市行政審批上下對口、全面提速。
強化審管互動銜接
進一步完善審管互動平臺建設,落實審管信息雙向反饋制度,及時上傳審批結果,提高主管部門認領率,確保審批與監(jiān)管、執(zhí)法無縫對接。
行政審批效率提升行動
最大限度降低企業(yè)開辦成本
實現(xiàn)企業(yè)開辦“一表統(tǒng)一填報、一網信息共享、承諾限時辦結、反饋辦件信息”的全流程網上辦理模式。
對符合條件的新開辦企業(yè)實行免費刻制公章。
深化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
社會投資類和政府投資類項目主流程分別控制在45個和70個工作日以內,全過程控制在90個工作日以內。
提升社會事務等領域審批效率
積極推進醫(yī)療機構、醫(yī)師和護士電子化注冊,推廣教師資格認定業(yè)務全市即時辦理。
對辦事頻次高相對固定的申請主體實行“一企一檔”,免于申請人提供重復性材料。
推進“一件事一鏈辦”主題服務
在“一鏈辦”窗口一次性告知群眾要辦理的所有事項信息、所需資料以及辦理流程,實現(xiàn)在一個窗口辦成“一件事”,年底前再推出市縣兩級100個高頻一件事一鏈辦服務清單。
開展新一輪減材料、減環(huán)節(jié)、減時限、優(yōu)服務“三減一優(yōu)”工作
能通過網絡核驗或其他申請材料來替代的材料一律不要,能通過跨部門、跨層級信息數據開放共享的環(huán)節(jié)一律精簡,盡量縮短現(xiàn)場勘驗、技術檢驗、專家評審的時限,努力實現(xiàn)即辦件比率超過60%。
政務服務方式提升行動
大力創(chuàng)新“一窗受理”服務模式
依托市級依申請政務服務事項清單,進一步明確各版塊“一窗受理”事項清單,確保政務服務事項“一窗”分類綜合受理率達到80%。
實現(xiàn)群眾辦事“只進一扇門”
推進行政許可、行政給付、行政獎勵、行政確認、行政裁決和其他類等6類依申請辦理的政務服務事項和與民生服務相關的水、電、氣、通訊等公用服務事項全面進駐大廳集中公開辦理。
推行審批事項“一網通辦”
除法律、法規(guī)另有規(guī)定或涉密外,政務服務事項全部納入“政務服務一網通辦”總門戶辦理,打造“德州網上服務旗艦店”。
探索推行政務服務“秒批”“無感審批”,由系統(tǒng)自動核驗、自動審批、自動出證,實現(xiàn)即報即批、即批即得。
推行代辦幫辦“一次辦結”
建立由業(yè)務骨干和政府購買服務人員組成的專業(yè)、專職、高效的幫辦代辦隊伍,每個企業(yè)明確1名幫辦代辦專員,實行一對一“店小二”式服務。
推進信用審批管理
對有失信行為列入黑名單的,加強審批管理;對連續(xù)三年無不良信用記錄的,推行快速發(fā)證,做到“信任在先、過程管控,信用保障、聯(lián)合懲戒”。
基層能力提升行動
統(tǒng)一基層大廳管理標準體系
加快鄉(xiāng)鎮(zhèn)(街道)、村(社區(qū))大廳建設,配強幫辦代辦人員。
提高各級大廳服務能力
以方便群眾生產生活為目標,推進更多政務服務事項向鄉(xiāng)鎮(zhèn)(街道)、村(社區(qū))延伸下沉,將衣食住行、婚喪嫁娶、證照辦理等服務事項納入“基層一窗”范圍,力求讓群眾辦事不出村、不出鄉(xiāng)。
推進網絡向基層延伸
探索政務服務多種渠道辦理方式,主動與第三方開展合作,充分利用銀行、郵政等服務網點多的優(yōu)勢,積極創(chuàng)造條件實現(xiàn)量大面廣的個人事項服務端口前移。
群眾獲得感提升行動
升級大廳服務環(huán)境
充分考慮不同年齡層次、不同文化程度群眾的感受,提供差異化、個性化服務,做到“您無需我不擾、您徘徊我引導”,滿足不同群體的需求。
提升智能設備使用率
開發(fā)“政務服務不見面審批”系統(tǒng),建設“24小時快遞信箱”,提供自助?。ǚ牛┘?,實現(xiàn)材料、證照免費雙向送達,滿足企業(yè)群眾“家門口辦事”需求。
多渠道多途徑提高辦理效率
取消一切申請材料復印件,由審批人員自行復印存檔。
通過預約、輪休等措施,為企業(yè)和群眾辦事提供錯時、延時和節(jié)假日受理通道。
推進辦事服務信息公開
推行政務服務一次告知、信息主動推送等工作方式,讓辦事群眾對事前準備清晰明了、事中進展實時掌握、事后結果及時獲知。
有效回應群眾合理訴求
完善“找茬窗口”“好差評”等政務服務投訴處置運行機制,堅持電話回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