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整合15部門42項救助事項,構建起三層保障網(wǎng)絡,兜牢民生底線——12.7萬份清單傳遞幸福溫度
市民政局負責同志慰問走訪困難群眾,講解救助政策。記者郭慶萍攝
□本報記者李莉本報通訊員蘇峰邢加軍
“事實無人撫養(yǎng)補貼1540元、低保金435元、護理和生活補貼280元,我家每月能領到政府救助金2255元?!?月14日,平原縣恩城鎮(zhèn)小洞子頭村困難群眾李淑芬看著手中的“幸福清單”很感激,她說丈夫前年去世了,自己是二級肢體殘疾,沒有勞動能力,無力撫養(yǎng)14歲的兒子,多虧了政府的救助和幫扶,才渡過難關,如今日子好了,心中也有了新盼頭,希望兒子能順利考上大學。
“困難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期盼,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笔猩鐣缶戎ぷ鲗0噢k公室主任、市民政局局長李淑華表示,去年,在推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走深走實的過程中,我市堅持民生跟著“民聲”走,把困難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清單變?yōu)闈M足群眾美好生活的“幸福清單”,126998份清單承載著黨委政府的關愛,傳遞著幸福溫度。
織牢兜底網(wǎng)——
及時發(fā)現(xiàn)、及時介入、及時救助,兜住困難群眾基本生活底線
“大伯,您看一下這份清單,去年的各項
救助費用有沒有按時發(fā)放到位?”1月20日,德城區(qū)三里莊社區(qū)協(xié)理員陳永紅走訪了社區(qū)的15戶困難家庭,并將一張張“幸福清單”送給他們,耐心地教他們核對數(shù)據(jù),“您還可以登錄微信‘德救助’小程序,實時查看獲得救助的情況,也可以在里邊申請救助、免費租賃物品等?!?/p>
“都打卡上了,一分錢不差,很及時。”三里莊社區(qū)困難群眾唐金生回答。他說自己一輩子沒結婚,也沒有孩子,協(xié)理員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樣,隔三岔五就到家里來看看,講政策、送溫暖,看到有活兒,捋起袖子就幫著干。
像陳永紅一樣的村級協(xié)理員,德城區(qū)共有124人,他們不管嚴寒還是酷暑,一直奔走于困難群眾之間。“我除了幫扶現(xiàn)有困難群眾之外,還負責新增困難群眾的發(fā)現(xiàn)與識別工作,將他們的情況通過‘德救助’小程序上傳,并幫其申請救助。”陳永紅說。
為解決困難群眾辦事不方便、程序多、時間長等問題,我市整合15部門42項救助事項進行流程再造,同時按照“全城申辦、居家辦理”的原則,在全市134個鄉(xiāng)鎮(zhèn)和7904個自然村全部設立了救助網(wǎng)點,并配齊配強工作隊伍。鄉(xiāng)鎮(zhèn)還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按服務群眾數(shù)量增配專職的社工人員,協(xié)助困難群眾提出救助申請,將上級政策認真?zhèn)鬟_給困難群眾,徹底打破了戶籍地、居住地以及逐級、多門申請的限制,既鋪平服務群眾“最初一公里”,又打通群眾辦事“最后一公里”,確保困難群眾求助有門、受助及時。
“兜底項目主要包括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員供養(yǎng)、醫(yī)療救助等基本救助事項?!笔忻裾稚鐣戎瓶崎L胡長林介紹,立足為民愛民,我市不斷加大財政投入,并逐年提高最低保障水平,去年全市城市低保、特困人員基本生活標準分別提高至每人每月755元、1130元,農村低保、特困人員標準也分別提高到每人每月565元、815元?!巴瑫r還提高了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特困人員和重度殘疾人照料護理補貼等多項救助標準,力爭全面兜住兜牢困難群眾基本生活底線?!敝伪U暇W(wǎng)——
變“人找政策”為“政策找人”,切實解決困難群眾急難愁盼
“前不久,大救助平臺監(jiān)測到四女寺鎮(zhèn)油坊村村民孟慶水家近幾月的家庭支出達到20多萬元,我們第一時間介入。”武城縣社會大救助中心工作人員孫興濤說。
1月12日,協(xié)理員趙永生來到孟慶水家進一步核實,了解到他因患高血壓綜合征引發(fā)消化道出血伴隨腹腔感染,前往北京治療,2個月時間花費27萬余元。“患病前,我和妻子在外打工,老母親在家務農,我這一病花光了家里的積蓄不說,還借遍了親朋好友?!泵蠎c水感激地說,“正在一家人犯難的時候,協(xié)理員來了解情況,還幫我申請了救助。”
“此外,預警系統(tǒng)還對脫貧不穩(wěn)定人口、邊緣易致貧人口、重殘人員、重災群眾、失業(yè)人員等群體進行重點監(jiān)測,去年通過監(jiān)測預警功能,武城共有560名困難群眾被納入救助范圍?!蔽涑强h社會大救助中心主任李永超說。
這是我市借助智能化系統(tǒng)打造的智慧救助新模式,運用大數(shù)據(jù)把各項救助變成一道“云計算題”,通過動態(tài)監(jiān)測全市所有戶籍人口住院結算信息,再與其家庭收入進行比對,當醫(yī)療支出達到收入一定比例時,智能研判預警系統(tǒng)自動將其列入預警名單,并推送給工作人員進行審核確認,做到線上預警和線下核對高效銜接,同時按照困難指數(shù)與相應的救助政策進行匹配,確定救助對象并進行及時救助,由“人找政策”變?yōu)椤罢哒胰恕薄?/p>
同樣通過智能研判預警系統(tǒng)享受到救助政策的受益者還有臨邑縣恒源街道三里莊村困難群眾馬春梅。她今年36歲,患有腎病綜合征,不能干累活,她的丈夫因肺癌去世了,2個孩子都在上學,家中負債累累。大救助平臺監(jiān)測到馬春梅家的主要勞動力去世,發(fā)出預警。恒源街道民政助理朱勇接到預警通知入戶核實后,幫她們一家三口提交了低保申請。她感激地說:“家里有難處,第一時間就有人上門幫著解決,黨委政府是真心實意為我們老百姓辦實事?!痹螒本W(wǎng)——
救助由“供給型”向“需求型”轉變,托住群眾的幸福生活
說起“微心愿”項目,慶云縣困難群眾于超特別感激,他今年48歲,苦于沒有技術,只能在家周邊打零工,收入較低。“聽說我們縣社會大救助中心推行‘微心愿’項目,便把自己的心愿‘希望能掌握一門好技術,找份收入高點的工作’寫在了心愿單上?!庇诔f。
受益于慶云縣動力提升就業(yè)培訓焊工中級培訓班,于超熟練掌握了打磨、焊接等技能,還被社會大救助中心工作人員推薦到北京城建八公司慶云項目部工作,家庭收入水平有了大幅提升。
截至目前,像于超一樣,全市有5126名低收入人口提交了“微心愿”,通過社會各方力量認領,已有4082人實現(xiàn)了心愿。
“‘微心愿’項目不單是滿足困難群眾的物質需求,還包括通過教育引導、勞動參與和社會聯(lián)動等方式,幫扶有勞動能力和就業(yè)意愿的低收入人群實現(xiàn)就業(yè),切實提升他們的內生動力?!笔忻裾贮h組成員、副局長李延軍說。
針對相對貧困人口內生動力不足等情況,我市將救助方式由“供給型”向“需求型”進行轉變,通過大數(shù)據(jù)分析,把促進動力提升的各項措施標準化、信息化,由大數(shù)據(jù)平臺進行統(tǒng)計分析,分析結果在大救助平臺專門板塊滾動展示,并同步向相關職能部門進行推送,多層次提升困難群眾內生動力。
社會大救助體系建設是一項龐大的系統(tǒng)工程,也是一項需要不斷改革創(chuàng)新、與時俱進深入推進的民生工作。李淑華說:“下一步,我們將緊緊圍繞中央、省、市關于推進共同富裕的任務要求,立足德州實際,加強完善社會力量救助幫扶機制建設,全面提高保障水平和發(fā)展能力,推動‘兜底民生’向‘品質民生’轉變,探索低收入人群擺脫困境、走向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徑,夯實全市推進共同富裕的民生保障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