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米”

張明昭

日前,我市在市政務服務大廳及12個縣市區(qū)政務大廳設立“辦不成事”反映窗口,34個市直重點部門單位公布了群眾工作科或專崗的職責及聯系電話,這充分體現市委、市政府關注群眾“急難愁盼”,根治群眾訴求變相“轉圈”、解決遲緩問題,徹底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米”。

群眾的訴求,就是我們努力的方向。解決好群眾反映的問題,關鍵在“共情”,落腳點在“用心”。要始終把人民群眾的事情作為頭等大事。想方設法解決群眾急事、難事、煩心事,不僅需要動真碰硬的能力,更需要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的態(tài)度。只有始終把群眾的利益放在心中,通過與群眾面對面的交流、心貼心的溝通,問政于民、問需于民、問計于民,成為群眾的“知心人”“貼心人”,找準解決“急難愁盼”問題的切入點、著力點,才能真正把“我為群眾辦實事”辦到群眾心坎上。

為民服務重在實,重點在直面問題、核心在解決問題、關鍵是群眾滿意。我市出臺的兩項舉措,實質上是最大程度地通過協(xié)調、整合現有政務服務資源,解決現實中因政務服務供給空白、存在供給職能交錯無法確定、由單一主體部門難獨立完成的“疑難雜癥”,運用集成改革倒逼政務服務質量及效能提升。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往往與日常生產生活密切相關,如就業(yè)、教育、醫(yī)療、養(yǎng)老等問題,有些問題或存在部門交叉,或需要多部門協(xié)同。這就需要職能部門發(fā)揮集成改革思維,推動“無政策障礙”問題加快辦,促進“有政策瓶頸”個案協(xié)調辦,實現問題有人管、能解決,群眾不白跑、能滿意。

辦實事既要立足眼前,又要著眼長遠,完善解決“急難愁盼”問題的體制機制。不論是設立“辦不成事”,還是設立群眾工作科或專崗,不能止于發(fā)揮“辦事”作用,而要分析研判群眾“辦事難”背后的原因,從而通過完善制度流程、疏通辦事渠道等,讓今天“辦不成事”成為明天能按流程高效辦理的事。發(fā)揮倒逼作用,促進黨員干部加強“嚴真細實快”作風建設,打造“五型”機關和干部隊伍,汲取提升服務水平的經驗,改進整體服務質量,讓為民辦事走心走實,讓“辦不成事”越來越少。

德州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凡本網注明“來源:德州新聞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德州新聞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德州新聞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德州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鑒于本網發(fā)布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因作者聯系方式不詳或其它原因未能與著作權擁有者取得聯系,著作權人發(fā)現本網轉載了其擁有著作權的作品時,請主動與本網聯系,提供相關證明材料,我網將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