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年
□陳瑤
三十了,年已到,年味卻漸行漸遠(yuǎn),孩提時候每逢寒暑假都會迫不及待的要求被送回老家,寒假尤甚,原因無非就那兩個,一是躲那讓自己抬不起頭直不起腰讓大人暴怒的成績,二是貪戀老家的一切,爺爺奶奶、趕大集、買頭花、燒饅頭、蒸白菜疙瘩、蒸蘿卜條、頂牛子、火炕、串門喝茶、還有奶奶每天站在大門口朝大公路張望等她的孩子們回來,等等以上這些回想起來,是懷念,是年味。
以前每年過年時,老爸兄弟三人會提前把大年和待親戚需要的肉菜酒鞭炮等年貨置辦好送回家,爺爺也會提前趕集買些零碎,燈籠啦、頭花啦、對聯(lián)啦、還有我記憶最深的羊肉餡,這我要著重說一說,傳說小時候吃豬肉吃多了,不知什么時候我開始不吃豬肉,三十中午那頓家家戶戶都吃豬肉餃子,所以有那么些年都是給我包素餡餃子的,爺爺去世頭兩三年爺奶他倆就商量著年三十中午這頓全家都吃羊肉餃子,爺爺趕臘月二十七尚堂花集買好羊肉放外面窗臺上凍著,爺爺?shù)浆F(xiàn)在去世十多年了,那些年在農(nóng)村各家還是以豬肉為主,羊肉太貴再就是沒那個習(xí)慣,為了我全家十多口中午都跟著吃羊肉餡餃子,可想而知我這孫女在二老心里還是挺重要的,當(dāng)然三十晚上還是吃豬肉的。
言歸正傳,老爸兄弟仨送回東西后就都又回縣城忙工作,大部分大人也都在三十那天到位,但是二叔會提前回家,把其他屋的炕甌一甌、被子曬一曬,以便其他人回家睡著不潮、舒服,大年三十這天,他們早早起來,把院子打掃干凈開始燒火。這天的早飯永遠(yuǎn)都是那一種,白菜粉條大骨頭加白水煮面條,定格我腦子里的畫面是二叔做在炕沿上啃大骨頭,邊啃邊茲嘍茲嘍的喝面條,吃完這頓飯我們就會一會一趟跑出去看有沒有大人回來了,直至人都全了開始忙活中午的餃子。吃餃子前家家戶戶都會放一掛鞭,掛到院里的樹上,屋外噼里啪啦,屋里熱騰騰的餃子上桌了。老媽嬸子他們邊煮邊盛邊討論陷咋樣面咋樣,有福氣的還會在餃子里面吃出硬幣,我從來沒吃出來過,因為我不吃豬肉,所以餃子不吃,后來包羊肉的了,大家伙都嫌硬幣臟也就不再放了。吃完了中午這頓餃子,老爸兄弟仨都并排躺炕上睡一覺,老媽他們沏茶喝水,到三點以后大家又開始忙活,大鍋里燉雞燉魚炒菜,這可是技術(shù)活,火很硬,一不小心菜就糊了,不過炒出來的菜確實好吃。
晚上一家人才真正開始過大年,先在家外大道上幾戶湊一塊燒干玉米桿烤火放鞭炮,打燈籠,雖然大街上沒有燈,但是一眼望去到處紅彤彤。然后回家把所有菜都擺上開始喝酒,男女都喝,看著春晚開著玩笑,一大家子其樂融融。十點過后孩子們都困了,大人們不讓睡說不吃餃子不長歲數(shù),就強(qiáng)撐著眼皮等餃子上桌,勉強(qiáng)吃一口餃子倒頭就睡,餃子吃完后老爸他們出門給近門的輩份大的拜年,回家后年三十一天的活動就結(jié)束啦。
我常想,人愛想以前的人以前的事并不全是因為人上了年紀(jì)愛想以前的事了,而是記憶里的那些人已經(jīng)離開、那些事已不會再發(fā)生,留下的更多的是懷念,不過換種角度看,是自然規(guī)律,是必然經(jīng)歷。至2017年正月初八,我父輩的父輩這一代人已全部離開我們,我的父輩們有的也已過六十,成為花甲老人,唯愿時光慢點再慢點,不要白駒過隙,要蝸牛慢慢爬,我們慢慢陪他們。
作者單位:縣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