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對馬頰河的治理改造

在馬頰河流域治理過程中,領導們在部署沿岸綠化工程

十三局機械化施工隊在工地上

連續(xù)幾年,每年冬季男女老少5萬多人上陣,吃住在工地

婦女上陣,植樹護坡

1972年,十三局機械化施工,承擔了四女寺水利樞紐工程的擴建

2008年3月,山東省馬頰河干流重點治理工程開工儀式在夏津縣舉行

??? 馬頰河為禹疏九河之一,發(fā)源于河南省濮陽市,跨豫、冀、魯三省而入渤海,是海河流域大型骨干排水河道之一,它流經(jīng)我市夏津、平原、德城區(qū)、經(jīng)濟開發(fā)區(qū)、陵城區(qū)、臨邑、樂陵和慶云,流域面積3704平方公里,耕地面積311萬畝,境內河道長205.9公里,在德州水系中地位舉足輕重。
水患頻發(fā)
??? 唐代武則天當權時,為分泄黃河洪水,把篤馬河、鬲津河和屯氏別河聯(lián)通,形成馬頰河的雛形,后幾經(jīng)治理,以供轉運海漕。宋、明、清及民國時期多次疏浚,成為魯北平原的骨干河道之一。數(shù)千年來,受黃河改道以及南北運河影響,馬頰河河道變遷頻繁,沿岸人民深受其苦?!稇c云縣志》載:“明洪武十四年,簡河水溢害稼。 ”又載:“清道光二十年六月大雨,廬舍多倒,陸可行舟?!鼻逭群?次對馬頰河進行疏浚治理,分減運河洪水,以保漕運,但只解決堤防斷殘問題,沒有考慮排澇需求。
??? 上世紀30年代,曾發(fā)生了震驚華北的“慶云馬頰河大罷工”。 1934年春,國民黨山東省政府向德州撥付治河款3萬元疏浚馬頰河道,以國民黨縣長傅魁升為首的慶云當局將此款貪污,然后向人民“就地籌款”,每畝地加捐1元,并派軍警四處催工催款,敲詐勒索。4月18日至20日,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德州兩萬多名群眾游行請愿,舉行了馬頰河大罷工,在民眾強大壓力下,反動當局免除了河捐。
??? 解放后,黨和人民政府對河道進行了初步治理,但工程規(guī)模小,沒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1953年到1964年,連續(xù)12年平均每年澇地168萬畝。歷史上的樂陵有大小洼地39塊,最大的一塊是鐵營洼,群眾都說:“魯北七十二洼,鐵營是它姥姥家?!?961年初夏,這一地區(qū)降雨達768.6毫米,河水外溢,103萬畝土地被淹,72萬畝絕產。“旱了收螞蚱,澇了收蛤蟆,不澇不旱白花花。 ”是當時這里的真實寫照。
全面根治
??? 1963年,毛澤東主席發(fā)出“一定要根治海河”的號召,全面根治馬頰河戰(zhàn)役打響。同年,水電部北京勘測設計院派技術人員奔赴德州,在現(xiàn)場勘測基礎上,對馬頰河干流河道的治理進行了初步設計。
??? 從1964年開始到1970年基本完成,馬頰河先后進行了幾次大的治理,連同1977年續(xù)建的仙人橋至馬才閘老馬頰河段,先后挖筑土方8970萬立方米,工日5130.8萬個。
??? 在馬頰河治理過程中,有一支機械化施工隊伍出了大力氣,它就是如今的十三局,因為治水來德州。
??? 上世紀60年代,德州還是一個較為閉塞的魯西北小城,但城里面卻有這樣一個區(qū)域,這里的人們說著標準的普通話,衣著洋氣,生活條件也比一般市民好,大家統(tǒng)稱“馬頰河的”,這就是如今的中國水利水電第十三工程局,1963年從福建調來德州的時候,叫“水利電力部馬頰河疏浚工程局”。
??? 水利電力部馬頰河疏浚工程局,組建于1962年11月,而馬頰河疏浚工程局的建立,最早可追溯到建國初期成立的江西上猶江水力發(fā)電工程局。 1955年,燃料工業(yè)部102工程處與501工程處合并組建上猶江水力發(fā)電工程局,成為新中國首批組建的國家級水利水電專業(yè)施工隊伍之一。第二年,工程局移師福建,更名為電力工業(yè)部古田溪水力發(fā)電工程局。隨著古田溪水電站二、三級工程陸續(xù)開工,施工隊伍迅速擴大,并于1959年改稱水利電力部福建省閩江工程局。1962年,因國家遇到嚴重的自然災害,閩江工程局承建的福建建溪水電站工程被迫停止,上萬名職工處于停工待業(yè)狀態(tài)。而此時的德州因連年遭遇暴雨,迫切渴望興修水利。
??? 德州歷史上洪澇災害頻繁,上世紀60年代,德州更是連年暴雨,古老的馬頰河年久失修,泛濫成災,魯北三區(qū)(德州、惠民、聊城)一度成為全國有名的貧困地區(qū)。
疏浚工程
??? 為徹底消除水患,1962年,經(jīng)周恩來總理批準,國務院批準了水電部《關于調閩江工程局部分施工力量承擔山東省馬頰河疏浚工程任務的報告》,于是,3032名水電工作者由時任局長兼書記的張浙帶隊,揮師北上。當年年底,工程局局址確定,本部設在德州市三里莊原省水利廳水利學校的校址上,并從周圍劃撥500畝地用于基地建設。當時的閩江工程局人員、設備按四六分家,四成留福建,六成調德州。 1963年2月24日,水利電力部馬頰河疏浚工程局公章正式啟用。
??? 人員、設備調動從5月開始,到11月結束,共來德州職工3032人,家屬4251人,機器設備669臺套,德州人民熱情歡迎了遠方的客人,大力支持工程局的基地建設,磚瓦沙石,保證供應,并組織了小驢車幫助運輸。當時設計的單身宿舍為三層樓房,家屬宿舍為平房。在各方努力下,幾個月時間,很大一片房屋拔地而起,基地初具規(guī)模。為了保證工程局到火車站道路暢通,一條碎石鋪成的馬路也很快開通,德州市政府特地將這一條路命名為“閩江路”,是目前東風路的一段。
??? 工程局隸屬水利電力部水電建設總局,主要任務就一項:馬頰河機械化疏浚。馬頰河工程開工前,水電部對馬頰河“是人工施工還是機械化施工”爭論很大,直到1963年8月,才最終確定機械化施工方案,挖泥船、挖土機、鏟運機等價值1億多元的設備陸續(xù)到位。
??? 從1963年到1972年,馬頰河疏浚工程局干部職工以河為家,駕駛著當時國內最先進的挖泥船,日夜奮戰(zhàn),全面開展馬頰河的疏浚治理工程。馬頰河工地上的工人,原來都是修大壩出身,對于挖河來說是新手,有的人連挖泥船都沒見過。剛剛學習操作的時候,即使有師傅教,每小時也只能挖40立方米。隨著實踐能力增強,挖泥量越來越大,甚至超過了設備設計的每小時80立方米的挖掘量。 10年奮戰(zhàn),共開挖土方8285萬立方米,拓寬、浚深從陵縣義渡口到入海口154公里的河道,建成大小橋梁、涵閘近百座。昔日狹窄淤積的馬頰河,變成了旱能灌、澇能排的“致富河”。
??? 馬頰河戰(zhàn)役的勝利,奠定了工程局在國家水利疏浚行業(yè)的領頭地位,承擔了水電站的“削峰”任務,就是在承建單位施工能力不足時,充當應急隊、沖鋒隊,國家特別配備了數(shù)百臺先進的進口大型土石方施工機械。自此,工程局開始轉戰(zhàn)四方,馳騁全國各地。
??? 1970年1月5日,水利電力部馬頰河工程局改名為水利電力部第十三工程局。
??? □本報特約撰稿人 王德勝

德州新聞網(wǎng)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德州新聞網(wǎng)”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德州新聞網(wǎng),未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德州新聞網(wǎng)”。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wǎng)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XXX(非德州新聞網(wǎng))”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鑒于本網(wǎng)發(fā)布稿件來源廣泛、數(shù)量較多,如因作者聯(lián)系方式不詳或其它原因未能與著作權擁有者取得聯(lián)系,著作權人發(fā)現(xiàn)本網(wǎng)轉載了其擁有著作權的作品時,請主動與本網(wǎng)聯(lián)系,提供相關證明材料,我網(wǎng)將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