簸箕劉的前世今生
長河街道簸箕劉的歷史,可追溯到明代。
明建文元年的“靖難之役”,被百姓稱之為“燕王掃北(碑)”。戰(zhàn)亂四年,加劇了中原地區(qū)地廣人稀的荒涼局面。明成祖即位后,下令從人丁興盛的山西洪洞移民到山東、河北一帶開荒種地,發(fā)展農業(yè)。其中幾戶人家被安置在德州城東小劉莊,自此和當?shù)氐乃膽羧思遥ㄖ煨?、李姓、周姓、董姓)在這方黃土地上開始了艱辛的創(chuàng)業(yè)。
清雍正初年,村子里來了一個編簸箕的劉姓手藝人。因為手藝好,簸箕出名,四里八鄉(xiāng)都來買簸箕,久而久之,人們就習慣把小劉莊叫簸箕劉了。
簸箕劉村內有一條東西大街。從西向東走,一進村西頭,路北有一座關帝廟。繼續(xù)向東走,在村子東半部路北有一個南北方向的長方形海子,稱東海子。東海子南頭有一座道觀,叫萬法觀。沿著大街繼續(xù)東行,道路逐漸狹窄彎曲,且漸漸彎向村東北方向。村東北角有一高臺,高臺上有一座土地廟。這條彎彎的小路從土地廟南邊繞過,通向一條東西方向的道溝至村外。
直至上世紀60年代,簸箕劉村中南部仍保留著古代建筑萬法觀。據(jù)村中老人回憶,萬法觀大門朝南,門樓高約4米,兩扇朱漆大門。門樓之上懸掛一橫匾,寫著“萬法觀”三個鎏金大字,正楷字遒勁有力。
拾階而上,進大門便見一座高大的影壁,影壁后有一座小殿,內有一神像面朝門拱手而立。大門左邊設一鐘樓,其上懸掛一口大鐘。每逢初一、十五,值班道士撞鐘,鐘聲洪亮悠揚,縈繞在村子上空。彼時,村里及四外八村的善男信女便來進香。
院內兩條藍磚鋪成的甬道,一條通向東大殿,一條通向西大殿。
東大殿供奉真武帝君泥塑坐像一尊。雕梁畫柱,氣氛莊嚴。藍磚石灰砌成,灰色小瓦蓋頂,飛檐、前出廈。殿門為四開門,左右窗各一,廈子下兩根粗木柱。門、窗、柱皆油紅漆。門東側廈子下立一石碑。其上刻曾為修建萬法觀布施的施主姓名。正殿兩邊為陪殿,是供道人做燒香、燒紙、上供等準備工作或稍事休息的場所。大殿內墻壁上繪彩色壁畫,人物栩栩如生。
西大殿結構與東大殿相似,殿內供奉觀世音菩薩泥塑像一尊,面南背北,為坐像。其身后還有一尊觀世音塑像,面北背南,稱為“倒坐觀音”。
光陰荏苒,時光如梭。歷史的時針推移到上世紀70年代,萬法觀消失了?,F(xiàn)如今已成為老年人的“回憶”、年輕人的“傳說”。
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的飲用水井,簸箕劉村西、村中、村東各有一口。每天清晨,男人們提上幾桶清澈的井水挑回家。由于水井在地下四五米深,冬天水面不結冰反而冒著騰騰的熱氣,夏天卻冰涼清爽,幾口甘甜的井水喝下去沁人心脾。神奇的老井,不管白天人們用去多少水,過了一個夜晚井水又會漲到原來的位置。井底的泉眼總是不知疲倦地涌出泉水。
每逢大年三十早晨,男人們早起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先把水缸挑滿井水。長輩們都說,這是搶財,水缸里滿了水,糧囤里就會滿了糧。
隨著時代的變遷,科技的發(fā)展,文明的進步,交通條件及人們物質生活的改善,存在于老年人意識中的簸箕劉模樣已成為歷史,舊的村莊已成為一種夢中的記憶。
2009年,簸箕劉整村拆遷;2010年元旦,居民搬進小區(qū)。如今,簸箕劉有自己的村集體企業(yè),是遠近聞名的富裕村、全國文明村。 (整理于春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