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吉收
小時候經常聽到大人們說話中冒出一兩句俗話,比如“好了傷疤忘了疼”“撿了芝麻,丟了西瓜”等,覺得那真是妙語連珠。只是等我慢慢長大后,才漸漸悟出這看似大白話的俗話里,蘊含著深刻的人生道理。
有的俗話是教你如何去做人。
記得小時候和村里小伙伴鐵蛋鬧的那次矛盾。那年深秋,鐵蛋的母親,在上房頂晾曬玉米時,不慎從梯子上跌落下來,一只腿摔成骨折,傷愈后走路就一直一瘸一拐的。由于我們年幼不懂事,只要見著她就在旁邊效仿。有一次被鐵蛋看到了,他先是一陣怒吼,接著就抄起一根小棍,追得我們四處逃散,上氣不接下氣。有一回,竟追到我家里來了,若不是母親上前阻攔,后果真不敢設想。待母親問清事由后,先是用笤帚疙瘩狠狠地教訓了我一頓,然后又讓我賠禮道歉,才算了結。事后,母親訓斥我說:“人家鐵蛋做得對,俗話說‘兒不嫌母丑’,鐵蛋娘多不容易呀,你還這么不懂事。再說——俗話說‘打人不打臉,揭人不揭短’,誰還沒個缺陷?!睆拇耍覍W會了尊重他人父母,尊重社會上的老人,以至于后來學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名言時,刻骨銘心。
有的俗話是教你如何去做事。
那是在我剛參加工作不久后的一個春天,學校利用周末組織教師們去爬泰山。進了山后,老同志走起路來,總是不緊不慢,慢條斯理的。我們幾個年輕人,嫌他們太慢,于是一合計,提出先行一步,到山頂集合。
開始,我們是又說又笑,幾乎是一路小跑,一會兒就把他們甩得看不見人影了。再往前走,我們的速度開始慢下來,只覺得渾身發(fā)熱,有點氣喘了。又走了一段很長的路,我們已大汗淋漓,便在路邊樹蔭下坐下休息。一會兒,就聽到有人在喊我們,循聲望去,只見那些老同志已向這邊走來。看去還是那么不緊不慢、慢條斯理的。
相遇后,我們以為他們要歇息一會兒,但是沒有,他們還精氣神兒十足地招呼我們繼續(xù)前行。我站起來的那一刻,只覺得一陣腰酸腿痛,只好極不情愿地一起往前走。當到達中天門時,我們幾個年輕人已明顯感到體力不支,于是要求再歇息一會兒。這時,他們頗為驕傲地說:“走路不能著急,慢一點沒關系,俗話說‘不怕慢,就怕站;站一站,二里半’?!蔽疑钣懈杏|地點點頭,后悔開始不該急于先行,結果是有了前勁,卻沒了后勁。此時更讓我對另一句俗話“欲速則不達”有了深刻體驗,而且更加深層次地理解了諸如堅持不懈、水滴石穿等這些勵志詞語的豐富內涵。
隨著年齡的增長,閱歷的加深,我越發(fā)感受到了俗話的無窮魅力——它能教會你很多很多:當你遇到委屈時,俗話“不做虧心事,不怕鬼叫門”“腳正不怕鞋歪歪”,會為你早日澄清是非鼓起勇氣。當你遇阻受挫、心灰意冷時,俗話“車到山前必有路”“是金子總要發(fā)光的”,會讓你矢志不渝,永不言棄。當你遇事順暢、春風得意時,俗語“花無百日紅,人無千日好”“天狂必有雨,人狂必有禍”,會給你潑水降溫,清醒頭腦。甚至我們國家在改革開放初期,不也是用俗話“摸著石頭過河”來做比方的嗎?!由此可見,俗話真的不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