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答客難》看戰(zhàn)國與漢武帝時期君王的求賢與士人的不遇

摘要:東方朔寫的《答客難》一文,對比了戰(zhàn)國與漢武帝時期君士關系的變化,揭示了大一統(tǒng)條件下士人不遇的必然性。站在思想的高度,從社會變遷,政治體制的不同去分析解說了戰(zhàn)國時期士人的縱橫張揚與大一統(tǒng)時代士人的悲催壓抑狀況形成的原因。與董仲舒、司馬遷相比,東方朔對士不遇現(xiàn)象的認識更深刻,更接近本質,《答客難》一文的思想價值更高。

關鍵詞:東方朔  漢武帝  《答客難》  士不遇

對于東方朔,人們多將其定位為漢武帝的言語侍從之臣、西漢著名文學家、滑稽之雄,大隱隱于朝、避世金馬們處世哲學的總結者等,而對其思想家的地位則認識不足。實際上,一篇《答客難》,足以顯示東方朔思想的深刻性。

東方朔自以為才高八斗、學富五車、博聞強記、國士無雙,22歲自薦給漢武帝。在跟隨武帝的幾十年中,他詼諧以悅,巧妙切諫,忠心為國,深得天子的喜愛。但始終被皇帝當做機警滑稽,乖張善辯,調笑戲謔的開心果,只是被任命為侍從郎官,沒有給予重用,東方朔的治國宏愿難以施展。為此,五十多歲的東方朔上書“陳農戰(zhàn)強國之計{1}”,仍未得到武帝采納。心灰意冷的東方朔需要總結自己政治上難有作為的原因,排解舒緩郁悶的心理。他假設有人向他問難:“蘇秦、張儀一接觸諸侯王就位及卿相,你自視甚高卻得不到皇帝的重用,是你的品德問題,還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實際上,東方朔所設想的客,就是他本人,對于這個問題,東方朔不知多少次地問過自己,分析思索了多少原因和答案。他感慨嘆息,仰天回答說:“是固非子之所能備也。彼一時也,此一時也,豈可同哉?夫蘇秦、張儀之時,周室大壞,諸侯不朝,力政爭權,相禽以兵,并為十二國,未有雌雄,得士者強,失士者亡,故談說行焉。身處尊位,珍寶充內,外有廩倉,澤及后世,子孫長享。今則不然。圣帝流德,天下震懾,諸侯賓服,連四海之外以為帶,安于覆盂,動猶運之掌,賢不肖何以異哉?遵天之道,順地之理,物無不得其所;故綏之則安,動之則苦;尊之則為將,卑之則為虜;抗之則在青云之上,抑之則在深泉之下;用之則為虎,不用則為鼠;雖欲盡節(jié)效情,安知前后?夫天地之大,士民之眾,竭精談說,并進輻湊者不可勝數,悉力募之,困于衣食,或失門戶。使蘇秦、張儀與仆并生于今之世,曾不得掌故,安敢望常侍郎乎?故曰時異事異?!?/SPAN>{2}

在這篇文章里,東方朔揭示了一個重要的社會現(xiàn)象:在戰(zhàn)國時期列國并爭的時代,士人處于買方市場,他們受重視、有尊嚴,能夠擇主而事,充分發(fā)揮個人的才能;而到了君主集權的秦漢大一統(tǒng)時代,士人則處于了買方市場,他們被迫放棄了自尊和獨立性,淪為君主的附庸和工具。我們試從東方朔的思路入手,分析一下戰(zhàn)國時期和漢武帝時代帝王求賢與士人境遇的不同。

 

戰(zhàn)國時期君王的求賢與士人的境遇

 

戰(zhàn)國是中國歷史上大動蕩、大變革的時期,當時各國之間戰(zhàn)亂頻仍,競爭激烈。戰(zhàn)國七雄個個都有統(tǒng)一天下的野心,也都面臨著被其他國家吞并的危險。在這種情況下,如何爭取有智慧、有謀略的士人為其所用,成為了各個國家生死存亡的關鍵。正如東方朔所言:“得士者強,失士者亡?!睘榱烁粐鴱姳男枰?,各國國君尊賢重士,求賢若渴。士人則憑借自己的知識、才華、智慧和謀略,往來于各國之間,縱橫捭闔,獻計獻策,獲得施展拳腳的舞臺,謀取期盼已久的功名利祿。以秦國為例,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戰(zhàn)國時期帝王與士人關系的特點。

作為一個后起的國家,秦國曾經偏距西方一隅,經濟文化相對落后,被中原各諸侯國所輕視。所謂:“秦始小國僻遠,諸夏賓之,比于戎狄?!?SPAN style="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FONT-SIZE: 12pt">{3}為改變這一局面,秦孝公即位后, 第一件事就是頒布求賢令:“昔我繆公自岐雍之間,修德行武,東平晉亂,以河為界。西霸戎翟,廣地千里。天子致伯,諸侯畢賀,為后世開業(yè),甚光美。會往者厲、躁、簡公、出子之不寧,國家內憂,未遑外事,三晉攻奪我先君河西地,諸侯卑秦,丑莫大焉。獻公即位,鎮(zhèn)撫邊境,徙治櫟陽,且欲東伐,復繆公之故地,修繆公之政令。寡人思念先君之意,常痛于心。賓客群臣有能出奇計強秦者,吾且尊官,與之分土。”{4}秦孝公認為,要改變秦國落后被歧視的地位,重塑穆公時的輝煌,帶領秦國走上強盛之路,只有召請?zhí)厥馊瞬?,“出奇計強秦”。他開出的條件是:給予高官厚祿,并封地賜爵。

從這篇求賢令可以看出,戰(zhàn)國時期,各國君主面臨著兼并與戰(zhàn)爭的壓力,自身處于惶恐、緊張的狀態(tài)之中,在現(xiàn)實中他們遇到的是憑自身能力無法解決的問題,只有重用那些智慧與能力都超越自己的才華之士,才能為他們排憂解難。為此,他們不惜開出自己所能開出的最大條件,以此來吸引和召請人才。他們的求賢是自覺的,迫切的,希望利用賢才的謀略和智慧,達到富國強兵的政治目標。

在任何時候,并不是所有的士人都能得到君主賞識,贏得建功立業(yè)、施展抱負的機會。戰(zhàn)國時期的士人也是這樣。不管是主持秦國變法的商鞅,還是被人們所稱道的蘇秦、張儀。他們登上政治舞臺,都有著一個曲折的歷程。

商鞅出身于衛(wèi)國,是衛(wèi)國國君的“孽庶公子”。商鞅感到殘破的祖國衰弱難存,就來到了魏國,投到國相公孫座門下。魏國是戰(zhàn)國時期實行變法的起源地,李悝、吳起的變法主張仍然具有深入的影響。商鞅“少好刑名之學{5}”,“刑名之學”也就是法家那套以刑罰、名實治理國家的學問。在魏國期間,商鞅在學習繼承的基礎上,其變法的理論和思想不但基本成熟,而且還在國相公孫座面前有所展示。公孫座病重時,向魏惠王推薦商鞅,但沒有得到理會。公元前361年,秦孝公下令求賢。在魏國難以實現(xiàn)自己報負的商鞅來到秦國,面見孝公。商鞅先后以“帝道”、“王道”向孝公游說,沒有引起他的興趣。第三次,商鞅又游說孝公以“霸道”。所謂“霸道”,就是強化君主集權,使用刑法,獎勵耕戰(zhàn),以經濟和軍事實力稱霸天下的理論,對此,孝公表現(xiàn)出了極大的興趣。商鞅經過三次試探,感到孝公是一個有理想、有才干,可以依賴的君主。當孝公再次召見他時,就把自己對天下形勢的分析和平生學習、思考的強國之術及富秦藍圖合盤托出,孝公聽得津津有味、贊許不已。兩人促膝而談,“語數日不厭”{6}。在孝公的支持下,商鞅開始了在秦國前后兩次,歷時近20年的變法,把秦國帶向了崛起統(tǒng)一之路。

蘇秦出身洛陽平民家庭,立志通過游說君主取卿相之位。他來到秦國,提出要幫助秦國“并諸侯、吞天下,稱帝而治”{7},被秦惠王拒絕。多次游說秦王無果,窮困潦倒的蘇秦受到了家人的不滿和輕視。蘇秦越挫越勇,發(fā)奮學習?!澳艘拱l(fā)書,陳篋數十,得《太公陰符》之謀,服而誦之,簡練以為揣摩;讀書欲睡,引錐自刺其股,血流至踵,曰:‘安有說人主不能出其金玉錦繡、取卿相之尊者乎?’期年揣摩成,曰:‘此真可以說當世之君矣?!?/SPAN>{8}于是游說六國,合縱抗秦。并一度掛六國相印,成為顯赫一時的政治人物。

張儀曾經與蘇秦一起跟隨鬼谷子求學,在到楚國游說時,楚相懷疑他偷了玉璧,不僅被打的體無完膚,而且受到眾人侮辱。“其妻曰:‘嘻!子勿讀書游說,安得此辱乎?’張儀謂其妻曰:‘視吾舌尚在不?’其妻笑曰:‘舌在也?!瘍x曰:‘足矣?!?SPAN style="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FONT-SIZE: 12pt">{9}為了報復楚國,張儀來到秦國,受到惠王重用,被任命為國相和大將。他幫助秦國分散瓦解六國聯(lián)盟,為秦統(tǒng)一作出了重要貢獻。

可以看出,戰(zhàn)國時期,君主的求賢是與國家的生死存亡息息相關的,各國對人才的爭奪十分激烈,人才受到了應有的重視。士人為了在政治舞臺上一展身手,首先要做的是學習知識和增長智慧。商鞅學習“刑名之術”,蘇秦游說失敗后,苦讀《太公陰符》。其次,士人有充分的選擇權,商鞅在魏國不受重用,就來到秦國幫助孝公變法圖強。蘇秦游說秦惠公沒有成功,就轉而到趙國、楚國、魏國游說。張儀在楚國受到了屈辱,就幫助秦國削弱楚國。所謂“朝秦暮楚”就是士人充分選擇權的明證。第三,士人有強烈的的自信和尊嚴感。士人相信,只要自己確實有政治智慧和謀略才華,就不愁找不到賞識的君主。即使被某一個君主拒絕,也不謙卑低下地委曲求全??梢哉f,在當時的君士關系中,士人掌握了主動權。他們意氣風發(fā),昂揚奮進,站在時代的前沿,引領著社會的發(fā)展。即使仕途遇到了挫折,也不怨天尤人,而是反躬以求,通過充實、學習,提高自身的競爭力,或轉投他國,另謀明主,尋找著新的君臣際遇的機會。在戰(zhàn)國時期,人才競爭非常激烈,但是卻很少有士人發(fā)出“不遇”的感慨。

 

漢武帝時期的“求賢”與士人的境遇

 

漢武帝是大一統(tǒng)的君主專制時代的有為之君,人們往往用“雄才大略”一詞來形容他。他在位期間,削弱地方勢力、鞏固中央集權;推行察舉制度,選拔重用人才;改革經濟管理,增強國家實力;打擊匈奴南越,擴展邊疆封域;提倡獨尊儒術,確立統(tǒng)治思想。開拓進取,奮發(fā)有為,文治武功,承前啟后。能夠建立如此的功績,與注重選拔和重用人才息息相關。在漢武帝時期,也確實出現(xiàn)了人才輩出,群星燦爛的局面。然而,也正是在漢武帝時期,以董仲舒、司馬遷、東方朔為代表的士人不約而同地發(fā)出了“不遇”的感慨,其中的原因值得深思。

漢武帝在位期間,多次下令各級官吏推舉賢才,尤以元封五年的《求賢詔》最為著名?!吧w有非常之功,必有非常之人,故馬或奔踶而致千里,士或有負俗之累而立功名。夫泛駕之馬,跅弛之士,亦在御之而已。其令州郡察吏民有茂才異等可為將相及使絕國者?!?SPAN style="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FONT-SIZE: 12pt">{10}同樣都是求賢,漢武帝與秦孝公相比,兩者的內涵具有明顯的不同。

秦孝公求賢,是為了重塑秦國昔日的輝煌,改變國家落后的現(xiàn)狀。他認為只有能力超越自己的人才才能幫助其實現(xiàn)宏愿。為此,孝公愿意盡其所能地付出代價,召請杰出士人。漢武帝求賢的目的是為了幫助自己建立“非常之功”。為此,他可以不拘一格,沖破世俗的觀念來選拔使用人才。漢武帝非常自信自己有能力駕馭那些超越世俗標準的人才,希望提拔這些人才為將為相,或者出使遠國,而這些人才也只是他實現(xiàn)自己政治目標的工具。

在漢武帝時代,隨著中央集權的加強,士人無法自主選擇服務對象,也沒有了在社會中隨意流動的自由。他們的出路變得非常狹小,要么依附國家,聽命君主,放棄個人的尊嚴和自由;要么隱居山野,老死民間。君主的好惡成了選拔人才的主要標準。那些想在政治上飛黃騰者,把順從、討好皇帝作為了第一要務。丞相公孫弘、石建、御史大夫張湯、大將軍衛(wèi)青都曾經是漢武帝最喜愛的文武大臣,從他們身上,可以窺見漢武帝時期人才使用的特點。

公孫弘出身貧寒,曾在海邊放豬為生。40歲始習儒經,因對策被征召博士。在朝廷上,公孫弘能言善辯,侃侃而談,每次提出不同建議,供君主選擇。對于武帝的決策從來不提反對意見,“于是上察其行謹厚,辯論有余,習文法吏事,緣飾以儒術,上悅之,一歲中至左內史。”{11}每次公孫弘與同僚約定向武帝進諫,來到朝堂后,卻總是順從皇帝的旨意。汲黯曾經當庭責備他:“齊人多詐而無情,始與臣等建此議,今皆背之,不忠?!?/SPAN>{12}公孫弘完全放棄了古代士人的正直人格和諍諫傳統(tǒng),對漢武帝一味順從柔媚,受到了漢武帝的器重,先后被提拔為御史大夫和丞相,成為漢代第一個以布衣擢居相位之人。

 

注釋:

作者簡介:王紹東(1964-),男,內蒙古寧城縣人,內蒙古大學歷史與旅游文化學院教授,主要研究秦漢史。

{1}《漢書》卷65《東方朔傳》,中華書局,1962年版,第2862頁。

{2}《漢書》卷65《東方朔傳》,中華書局,1962年版,第2864-2865頁。

{3}《史記》卷15《六國年表》,中華書局,1959年版,第685頁。

{4}《史記》卷5《秦本紀》,中華書局,1959年版,第202頁。

{5}《史記》卷68《商君列傳》,中華書局,1959年版,第2227頁。

{6}《史記》卷68《商君列傳》,中華書局,1959年版,第2228頁。

{7}《戰(zhàn)國策》卷3《秦策一》,岳麓書社,1988年版,第19頁。

{8}《戰(zhàn)國策》卷3《秦策一》,岳麓書社,1988年版,第1920頁。

{9}《史記》卷70《張儀列傳》,中華書局,1959年版,第2279頁。

{10}《漢書》卷6《武帝紀》,中華書局,1962年版,第197頁。

{11}《漢書》卷58《公孫弘傳》,中華書局,1962年版,第2618頁。

{12}《漢書》卷58《公孫弘傳》,中華書局,1962年版,第2619頁。

{13}《漢書》卷46《萬石君傳》,中華書局,1962年版,第2196頁。

{14}《漢書》卷46《萬石君傳》,中華書局,1962年版,第2200頁。

{15}《史記》卷122《酷吏列傳》,中華書局,1959年版,第3139頁。

(未完待續(xù))

 

德州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凡本網注明“來源:德州新聞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德州新聞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德州新聞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德州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鑒于本網發(fā)布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因作者聯(lián)系方式不詳或其它原因未能與著作權擁有者取得聯(lián)系,著作權人發(fā)現(xiàn)本網轉載了其擁有著作權的作品時,請主動與本網聯(lián)系,提供相關證明材料,我網將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