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明福
陵城欞星門位于區(qū)政府駐地往南300米路東的一條小巷中,門南向,東西長約14米,南北寬約3米,高約6米,三間四柱三樓八戧桿木斗拱結(jié)構(gòu)。紅漆木柱底端由石鼓夾抱,上端有戧桿支撐;木柱上建飛檐斗拱,上覆琉璃瓦,樓脊上飾花紋。
2018年9月,區(qū)文廣新局在對其進行修繕時,挖出明代康丕揚撰文的《陵縣儒學(xué)重修宮廟碑》一通。碑身通高247厘米,厚32厘米,寬100厘米,頂邊高220厘米,頂端長56厘米。石榫長52厘米,寬25厘米,高21厘米。青石材質(zhì)。背面有“碑陰”二字,位于中間處,第一字上端距頂20厘米,每個字均為高10厘米、寬10厘米。中間有75厘米空白,下為“闔學(xué)生員”4字,下面為生員名單,貢生許楠單獨為一豎行,與“闔學(xué)生員”齊。闔學(xué)生員共154人,分六行。第一、二行,每行生員23人;第三、四、五行,每行生員29人;第六行,生員21人。
欞星門整修后,該碑被配以長150厘米、寬80厘米、高60厘米的新碑座,立于坊門后東北角處。
《陵縣儒學(xué)重修宮廟碑》的價值在于:一是披露了陵縣(現(xiàn)改名為陵城區(qū))自隋唐以來由盛而衰的原因,即明成祖“都燕,轉(zhuǎn)漕由御河入三輔咽喉,要地西移六十里,屬廣川。當(dāng)事者……視陵若緩,舊城日漸平蕪,而學(xué)制日益圮”,說明“陵德互易”中陵縣由隋唐宋元時期的魯西北政治經(jīng)濟文化中心下降為一般縣區(qū),經(jīng)濟文化受到很大影響;二是記述了萬歷二十三年(1595)知縣李必達、教諭王崇光、訓(xùn)導(dǎo)劉谷重修文廟和學(xué)宮的過程;三是保留下了重修學(xué)宮時陵縣縣學(xué)的生員以及推薦的貢生情況。
碑文撰寫者康丕揚(1551-1632),字士遇,號驤漢,明代濟南府德州陵縣人。生而穎敏,讀書過目不忘。 16歲進入縣學(xué)。萬歷四年(1576)中舉,二十年(1592)進士,先后任寶坻縣知縣、密云縣知縣、陜西道監(jiān)察御史兼管河?xùn)|鹽政、遼陽巡按兼學(xué)政,后署理兩淮鹽課。在任期間,修理城池,平反冤獄,嚴于執(zhí)法,懲治惡僧,化解矛盾,維護安定,注重厘正文風(fēng),發(fā)展當(dāng)?shù)亟逃聵I(yè)。萬歷三十七年(1609)春,致仕歸里。晚年教子課藝,整理地方文化冊籍,對家鄉(xiāng)的文化事業(yè)建設(shè)有突出貢獻。崇禎五年(1632)秋卒,享年81歲。著有《北臺疏草》2卷、《按遼疏草》6卷、《按晉疏草》6卷、《三關(guān)圖說》《按淮疏草》2卷、《癸卯兩事志略》5卷、《省身錄》1卷、《蓄德錄》1卷、《千秋鏡源》60卷、《廣古傳信方》5卷、《集閩方》4卷、《宮傳方》3卷、《東坡先生外集》86卷、《韓魏公集》30卷、《白氏長慶集》4卷、《評》4卷、《公移尺牘四六詩文》84卷、《棲鳳館遺文》1卷和《東方先生文集》。
碑文
陵縣儒學(xué)重修宮廟碑
自孔氏修六藝,微言講業(yè)鄒魯之郊,萬古斯文之統(tǒng)昭如日中。而其祀,至今不廢。周漢以降,世亡問何代,代亡問何邑,儼然胥[1]尸祝于孔氏之門墻。匪直崇功祈報,亦惟是廟貌隳[2]則時祀廢,時祀廢則文教湮,不祀不文,不可以為國,況近圣人居若此甚者、崇重可獨后哉?陵在古,為平原故郡,距先圣闕里僅三百里而遙,禮教之所醖釀,信義之所熏陶,漸被獨易其間,人文之代興,史乘之傳記燦然蔚然,相望后先。語曰:高山仰止,陵士誠易矣。故當(dāng)漢元康初,上選博士、諫大夫、通政事者補郡國,而蕭望之首以持重補平原相。越二百年,則有才望震世之孔北海。越二百年至唐,則有孤城抗逆之顏平原。夫諸君子者,履仁仗義,跡其功業(yè)之昭垂,詎不足增輝俎豆而生色橋門哉。然而淵源由始家法,匪遙毋論,文舉[3]真卿兩君子,俱孔顏[4]后裔,斤斤于詩禮趨庭,博約善誘,雅不敢悖,倘其立身服政,少不規(guī)于圣訓(xùn),抑何以瞻廟貌而對祖武也。而太傅自少以明經(jīng)稱,即云豪杰,無待而興,恐望先程而視標準,功未可盡誣矣。自明都燕,轉(zhuǎn)漕由御河入三輔咽喉,要地西移六十里,而屬廣川,當(dāng)事者見天下方無事,陵地?zé)o所用之故,視陵若緩,舊城日漸平蕪,而學(xué)制日益圮。會連歲大水,舍傾至不蔽風(fēng)雨。嗟乎!此豈所以為長慮者哉。夫以國家正全盛威德旁流,猝而語綢繆之計,則見為迂;驟而語弦歌之急,則見為緩。不知國家以命脈寄全漕,特設(shè)部使者監(jiān)諸廣川要,萬一有不逞者,潢池操挺,垂涎積貯,則擇鄰郡宿重兵,舍平原復(fù)何屬?而陵尤要。國家都北平為門戶,環(huán)瀛滄[5]以為捍蔽,則河間急,乃陵北不卅里即瀛滄,舊隸□□□漁陽脫以急聞疆吏者,整旅而前發(fā),擇要害相機宜,孰如陵之近且便。則陵為尤急,當(dāng)事者奈之何屑屑焉?視陵為獨,后學(xué)制顧缺焉,而不講也。學(xué)制不飭,則士氣銷;士氣銷,則神氣不壯。欲以西衛(wèi)河,北捍瀛滄,□□稱重地難矣。侯至,即捐帑鳩工,亟謀修葺。初繕城,以治外,曰此可以衛(wèi)多生矣。既修殿以棲圣,曰此可以肅多士矣。已而,由堂廡而戟門,而啟圣,而鄉(xiāng)賢,□不煥然新翼然起焉。陵于是真可稱重地,而諸士且喁喁[6]鄉(xiāng)風(fēng)矣。已乃[7]以百年曠典爰自侯抅,而庀材工作之費,又胥借公羨,毫不以于民。于是教諭王崇光,訓(xùn)導(dǎo)劉谷(江西饒陽人),共謀為不朽。而俾許生楠遠請不佞者碑焉。余與侯屬同年友,幸得蒞撫下,而又感侯為邑人士廣無窮教,即不文其何辭?顧念由春秋迄元季,上下數(shù)千年,亦遼邈[8]矣。惟三君子能以功業(yè)彪炳,為不負此任。明興十世,歷二百年馀,亦云極盛矣。惟李侯能興起斯文,為不負此地。則今日人地兩遇,可不謂千載盛際哉?顧舉廟貌而飭新者,上之任也。群士敬業(yè)而修藏者,下之責(zé)也。諸士試觀,從古如太傅、如北海、如真卿,當(dāng)時并以清時妙簡人主,至屈股肱而遠畀外郡者,視此地為何重,諸君子無嫌外補,其巍然卓自建樹者,視此為何光?今諸士既幸近圣人居,當(dāng)先賢故郡,上之能絕塵奔軼,紹明圣統(tǒng),次即升堂入室,亦不遠于由求。出而服官為政事,為節(jié)義,抑無愧于三君子,則陵永重。而李侯今日重修,至意為不徒矣。不然堂構(gòu)新矣,徒肅肅為瞻拜。地則遡遺址,而瞻像邈闕里固無恙也。奚藉今日而又奚貴于天下□齊魯士哉。是役也,自夏四月經(jīng)始,至秋九月竣事,凡六月而告成。侯李,名必達,號孚宇,廣平之肥鄉(xiāng)人。
賜進士第文林郎平治生康丕揚頓首拜志
縣丞諸暨趙云鵠 主簿大城劉仕 典史涇縣鄭釗 教諭孝感魯伯淑 訓(xùn)導(dǎo)分寧(舊志稱甘肅寧州人)劉谷 協(xié)立萬歷二十三年(1595)歲次乙未十月丁亥吉旦
碑陰
闔學(xué)生員 貢生許楠[9]
許爾為、馮侍暢、王應(yīng)祿、李邦棟、楊烈、劉光大、于巍、王邦表、張所蘊、朱襟、馬爾孝、王萬齡、馮時通、王三命、康丕顯、楊文忠、鄭之良、趙在朋、康丕承、左口口、石維垣、趙獻群、宋明士。
石獻忠、許國史、楊愛鯉、王延賞、王綬、王士元、康爾爵、孫可訓(xùn)、石維藩、許爾養(yǎng)、華孔懷、許爾修、王好生、李翔淵、楊慶麟、于現(xiàn)龍、趙前光、李升淵、任之重、季元灼、李先暢、木正邑、楊于庭。
許成、徐應(yīng)吉、孫紹休、于峩、孫紹烈、于胤先、李逢春、張圣謨、傅筑巖、許邦龍、王之藩、張弘謨、孟柬巖、郭四友、陳桂、于崇、許禧、史經(jīng)、陳其謨、鄧調(diào)元、范愛眾、陳稷謨、左寶書、許鴻、趙完璧、劉先春、許從龍、張筑、馮爾真。
許浩、李長春、崔蒙高、許爾英、龐用口、許克忠、張聲教、馮時觀、張應(yīng)桂、許盛、季為緄、劉上士、司可還、趙治、陳治清、丁葉美、許潤、趙奎口、穆錫極、郭崇昌、吳江秀、魏國瞻、許蘇、石維屏[10]、王茂才、呂養(yǎng)初、張口教、趙化光、王吉誦。
李孔傳、李應(yīng)選、馬享歐、張家聲、李為鮫、弭正身、張書紳、許艾、鄭貴元、趙文光、呂慎初、李元炳、徐常吉、許保邦、許廣、趙觀光、趙群、張善、周之德、趙立志、王曰謹、陳尹民、楊口澤、王弘化、許瀛、穆廷相、趙貌、傅舉巖、李芳春。
侯邦禮、高嚴、孫承口、遲歷、李元口、邵世廷、馮階升、馮祭朝、石維翰、李效富、侯莊、鄧名元、邵可教、孫枝茂、楊承孝、徐明扉、鄭元字、口四科、楊用順、吳運清、侯三聘。
左下方刻有:
省祭官 孫□□ 李思廉 王承休
工房吏 李?時 王□□ 呂自學(xué) 丘 惀 段九鵬
木 匠 任繼學(xué)
泥水匠 劉 可
勒石匠 陳邦彥 陳中舉
注釋
[1] 胥:皆,都。
[2] 隳:讀huī,毀壞;崩毀。
[3] 文舉:指孔融,其字文舉。
[4] 孔顏:指孔子和顏回。
[5] 瀛滄:指北京以南德州以北廣大地區(qū)。瀛,大海;滄為滄州。
[6] 喁喁:讀yóng yóng,形容眾人景仰歸向的樣子。
[7] 已乃:不久。
[8] 遼邈:1.猶遼遠;2.相去甚遠。
[9] 貢生許楠:陵縣縣學(xué)當(dāng)時選出的貢生,后官城武縣訓(xùn)導(dǎo),知縣李必達派他去請康丕揚撰寫該碑文。
[10] 石維屏(1573-1638),字邦衛(wèi),號新周,陵縣神頭鎮(zhèn)后石莊人。萬歷二十八年(1600)舉人,二十九年(1601)進士。歷官獻縣知縣、兵部武選司主事、職方清吏司主事、禮部儀制司主事、祠祀司員外郎、精膳司員外郎、儀制司郎中、河南按察司副使分巡汝南道、河南布政使司右參政、山石(山海路、石門路)關(guān)內(nèi)道僉事、陜西按察使司按察使、山西布政使司左布政使。仕宦三十二年,田產(chǎn)不增,死后入陵縣鄉(xiāng)賢祠。
(鳴謝邢志軍、張宗亮、石賢圣、竇汝剛等同志參與碑文辨識考證)
注:作者張明福,德州市檔案館原調(diào)研員、研究館員,德州地域文化研究專家,德州碑刻研究專家(全文中的“口”為無法辨識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