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風

□海納百川

  家風是一個家庭的風氣,良好的家風在人們的成長過程中起著關鍵性的作用,它可以約束自身行為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成就人生美好的夢想。家風是一個家庭一個家族的價值準則,是經過長期的沉淀和創(chuàng)新,代代相傳讓一代代人立身社會、終身受益。良好的家風是一個家庭最寶貴的精神財富,也是每個家庭成員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基石,只要有良好的家風,薪火相傳,才能有人生和事業(yè)的成功。

  我小時候爺爺常給我說,要尊老愛幼,與人為善,善良樸實,助人為樂,勤儉持家……雖然說我們的家訓沒有寫在紙上,沒有掛在墻上,但從小聽慣了爺爺父親的訓導,我們的家訓是掛在老人的嘴上,落實在每個人行動上,銘刻在我們的心上,他們用一生的言傳身教馴化了我們和我們的下一代。

  我爺爺是個大孝子。他從小就沒有了父親,我的曾祖母為守婦道20歲那年失去丈夫后帶著兒子守寡一生,我爺爺長大成人,娶妻生子,才有了我父親兄弟三個。爺爺深知他母親上半生的痛苦和不易,對母親是晨昏定省、畢恭畢敬。曾祖母80多歲去世,爺爺為報答母親的生養(yǎng)之恩,守孝三年,更表達了他老人家對母親的敬重和思念,也深深地體現(xiàn)了他們的母子情深,更進一步用實際行動踐行了敬重老人的忠孝觀念,在我們村和四里八鄉(xiāng)的人們心中,爺爺就是孝子的象征。

  我奶奶是一個勤勞善良之人。她非常之善良,從娶進馬家門做媳婦,以敬老愛幼慈善為懷,生三子一女。她接過了她婆婆接生和醫(yī)治兒童病的手藝,憑借著一個酒精燈、一瓶紅汞(那時叫220)、一根婦女做衣服的針,還有三根銀針,不知從死亡線上救過多少幼小的生命。那時農村缺醫(yī)少藥,她用民間祖?zhèn)髅胤酵炀攘颂嗵嗟纳?,爺爺奶奶用他們的忠孝善良換得了福壽雙全,兒女滿堂。我爺爺和奶奶都是在93歲高齡辭世,奶奶先爺爺去世3年。他們在老年階段身體都很健壯,在他們病逝前這個階段沒受過太多的病痛之苦,走得很安詳。有很多老人評價他們是修來的福,他們去世的時候是我們這個大家庭最鼎盛時期,人財兩旺五世同堂。爺爺奶奶的葬禮都是按當時農村的風俗習慣出大喪局,五天下葬。出喪那天,招待來參加葬禮的親戚朋友的酒席有60桌之多,吃飯的人數達600余人,兩個碗房忙的不亦樂乎,碗房掌柜的說“俺干這一行幾十年也沒見過這么大而隆重的喪局”。我爺爺奶奶的高壽也進一步說明了兒女們對老人的孝順。百善孝為先,對待老人不但有忠孝之心,還得有順悅之行,也就是說他老人家怎么說就怎么辦,直到老人家高興為止。

  我父親1947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投身于人民解放戰(zhàn)爭中,參加過濟南戰(zhàn)役,負傷復員回家后于1954年參加信用社工作,他們這代人是信用社的創(chuàng)始人。他一生秉持我們這個家庭愛國愛家的傳統(tǒng)觀念,秉持家國情懷,一生忠于黨的事業(yè)不貪不沾,在文化大革命和七零年的一打三反運動中,身為信用社主任的他沒有因為貪污盜竊國家之財而寫過檢討做過反省,于1980年光榮退休為黨的事業(yè)為自己的前半生畫上了句號。退休后正值黨的三中全會后農業(yè)生產責任制,父親高喊勤勞致富的口號,秉承勤儉持家的思想,辛勤勞作,我們家20多畝地麥秋兩季年年大豐收,給我們村的勤勞致富帶了好頭,樹立了榜樣。

  我母親為人善良樸實,助人為樂。誰家有難事總是能幫則幫,西鄰生孩子,東鄰有病人及時隨往,不斷探望,鄰里友愛?,F(xiàn)在我的母親已是93歲高齡,她老人家身體還很健康,思維清晰,榮光煥發(fā),聲如洪鐘。每年為母親過生日就是一家人的聚會,親朋家人近30口人在祥和溫馨幸福熱烈的氛圍中為老人家祝壽,在這種氛圍中最能體驗到家風的存在,家風的作用和家風的魅力。

  這就是我的家,一輩輩傳承著敬老愛幼,忠孝善良,勤儉持家,相親相愛,互相支持等良好的家訓,用潤物細無聲言傳身教的這種方式一代代傳承,用博大的胸懷蘊藏著和諧、關懷、溫暖、愛和幸福。因為有和諧之家,即使走得再累也有溫暖的港灣,離得再久也有無私的親情陪伴,隔得再遠也有無盡的思念縈繞,歸得再晚也有明亮的燈光守望。

  在現(xiàn)實生活中有些家庭走著走著就破敗了,主要原因不是沒有錢,恰恰是犯了兩個大忌:一、家庭成員沒有凝聚力人心散,家庭成員之間不溝通,說話就吵架。這樣的家庭十有八九要出事。二、家庭成員牢騷滿腹,走極端,不是過于奢侈就是過于吝嗇,這樣的家庭成不了事,走向破敗。我們都處在一個家庭當中,要讓這個家鼎盛繁榮,必須人心齊,必須陽光樂觀,互相扶持,鼎力相助,家才會越來越好,越來越和諧美滿。

  在我國五千年悠久的歷史中,一貫重視家風的傳承。好的家風有利于家庭和諧發(fā)展,會引領和促進社會風氣的好轉,好的家風促進社會文明進步,好的家風能夠涵養(yǎng)人的道德品質,優(yōu)良的家風和家教還可對惡行防微杜漸,社會的道德倫理都是從家風傳承下來。傳統(tǒng)文化中特別是儒家文化的精髓,那就是崇尚孝敬勤儉和睦真誠等風尚,這些向善向美的東西影響和塑造了我們的民族品格,“以和為貴”和“溫良恭儉讓”,小到個人家庭,大到整個民族國家,都應當崇尚這些寶貴品格和道德規(guī)范,以德涵養(yǎng)人格才能厚德載物。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把家風的建設提到了非常重要的高度。習近平總書記多次談到家風的建設,并指出:不論時代發(fā)生多大變化,不論生活格局發(fā)生多大變化,我們都要重視家庭建設,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疤煜轮驹趪?,國之本在家”,一個國家的興旺發(fā)達離不開千千萬萬個家風匯成的道德力量,讓我們以和美傳中國傳統(tǒng)文化之家風,修厚德以載萬物行之致遠,這正是實現(xiàn)國家興旺發(fā)達,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所必需的。


德州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凡本網注明“來源:德州新聞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德州新聞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德州新聞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德州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鑒于本網發(fā)布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因作者聯(lián)系方式不詳或其它原因未能與著作權擁有者取得聯(lián)系,著作權人發(fā)現(xiàn)本網轉載了其擁有著作權的作品時,請主動與本網聯(lián)系,提供相關證明材料,我網將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