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曉霞
“你們小時候啊,是在拖拉機上長大的。尤其是小路路,從會喊大爺起,就長到拖拉機上,跟著你二大爺去這兒去那兒的!”二大娘對我們念叨著。幾年不見,二大爺已近古稀,鬢白了,身板也沒有盛年時挺脫了,也不開拖拉機了。坐在拖拉機上的那些小美好,終究是一去不復(fù)返了。
我是在衛(wèi)運河畔的小村里長大的。每每究根刨底問自己是從哪來的,奶奶都會認真地說,小孩兒都是在老堤上,大人背著小筐,扛著小鋤,刨出來的。那時的我們,在沙土窩里滾打跌爬,從堤坡上呼呼滑下,在“城主”的指揮下,我們極盡諂媚地掏一個深深的洞,搭一道長長的墻,建一座堅不可摧的城……發(fā)梢的汗水順勢而下,把小臉沖出一道道泥溝,拿衣襟一抹,小臟臉兒瞬間又扭曲成黃土高原的溝溝梁梁。
精疲力竭時,二大爺?shù)拇蠹t拖拉機在胡同里“突突”響起來,愈來愈近,我們便丟盔棄甲,沖“城主”擺擺手,爬上拖拉機,曾是何等威風(fēng)!“城主”看拖拉機載我們這些“黔首”絕塵而去,咬牙跺腳,眼里透出無盡的羨慕與落寞。我們坐在拖拉機的掛斗上,二大爺去哪里,我們也不問。看著前面的煙囪“突突”地冒著青煙,像是吹響勝利的號角。拖拉機拐彎時,二大爺像神氣的交通警察,一臉莊重,單手握住方向盤,另一臂伸直,提醒行人,拖拉機要拐彎了。碩大的輪子碾壓土坡而上,瀟灑順坡而下,跨河過橋……二大爺?shù)陌l(fā)型還會被戲謔的風(fēng)吹成大背頭,我們哈哈笑。二大爺也跟著笑,眼睛擠成一條縫,露出不太白的牙齒。我們的心情絕不亞于今天披著奧特曼的披風(fēng)、手執(zhí)長劍的勇士們。
每逢秋收,我們這些孩子也會跟在大人屁股后面瞎忙活。他們掰棒子,我們也使勁兒往下拽;他們彎腰把棒子拾到拖拉機上,我們也撅著屁股,把棒子像扔手雷一樣一個個扔到車上。哐哐哐,棒子像紛紛天降的羽箭,砸得車斗響。開拖拉機的二大爺,穩(wěn)穩(wěn)地握著方向盤,一株株挺立的玉米秸,在拖拉機的轟鳴中一順兒匍匐倒地。拖拉機隆隆地往前開去,在茫茫的玉米地里壓出一條康莊大道。玉米地里露出了藍藍的天,吹進了涼涼的風(fēng)。大人們在車斗兩旁拾棒子,我們志在找些綠皮紅須的嫩棒子,回家烤熟了吃。快到地頭時,我們會爬到車斗上,看著前面開車的二大爺意氣風(fēng)發(fā),像個常勝將軍。我們在后面手舉棒子,揮臂吶喊,“前進,前進,前進進!”
最難忘的是,跟大人們?nèi)资锿獾膹S家買農(nóng)用脫粒機。我們五六個孩子爬上掛斗。路程遙遠,途中下起了雨,二大爺在路邊門市上買了好大一塊塑料布遮到車斗上,撐起一扇不懼風(fēng)雨的“天窗”。我們在塑料布下吼著電視上學(xué)來的那些不成調(diào)的曲子,和著塑料布上的風(fēng)雨聲聲,像是氣勢恢宏的交響樂。愉快的歌聲讓我忘了旅途的顛簸和勞累,外面暴雨如注,里面嬉笑甚歡。全然沒有想到,開拖拉機的二大爺在暴風(fēng)雨中何等狼狽。
拖拉機還擁有最魔性的鑰匙——搖把。二大爺穩(wěn)扎馬步,將搖把對準拖拉機車頭的發(fā)動機,只手緊握搖把,憋足勁兒,順時針快速搖幾圈,煙囪里“突突”地冒出青煙,發(fā)動機啟動了。然后,二大爺不慌不忙地坐到駕駛座上。弟弟妹妹是二大爺?shù)淖笥摇白o法”,坐在駕駛座兩側(cè),他倆的手緊緊拽住駕駛座的后背,拖拉機又“突突”遠去了,漸漸地,三個人連同拖拉機成了一個晃動的小黑點,直至消失在長堤盡頭。妹妹說,那時候的路很少有現(xiàn)在這么平坦、這么寬闊,可為什么沒覺得顛簸呢?
跟著拖拉機,我們?nèi)ミ^熱鬧的農(nóng)貿(mào)市場,去過喧囂的工廠,也去過忙碌的農(nóng)田。二大爺從不責怪我們礙事,他給我們買過發(fā)條玩具、甘蔗,還有爆米花、小人書……坐拖拉機是我們那時最灑脫的時光,拖拉機帶著我們見識不同的人、不同的風(fēng)景,打開塵世間的一扇扇大門。我們用孩童的眼光窺探著萬花筒般的天地。如今的孩子們,恐怕再也不會有機會坐拖拉機了,也體會不到我們的那種苦樂年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