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50年代末的集體打麥場(圖片由王德勝提供)
□李寬云
場院,對于時下的青年人來說,應(yīng)該沒什么印象了。然而在以往的歲月中,城里人都能經(jīng)??吹剿?,廣大農(nóng)民朋友的生產(chǎn)生活更是離不開它,回想起來都會有一股甜美的味道。一一
俗話說:“莊戶人就盼個秋里麥里。”場院的主要作用就是把成熟后收割的莊稼集中打軋揚曬、顆粒歸倉。麥收時節(jié)正是雨季,所以場院要選擇在地勢較高的地方,而且要中間高四周低,防止下雨積水導致糧食受潮霉爛。整理場院時,先用耙將地皮劃破,潑上水,撒上麥秸,用牲口拉著碌碡反復軋幾遍,直到用掃帚也掃不起土和麥秸為止。這個過程叫“杠場”,在每年的夏秋季節(jié)使用場院前各進行一次,趕上雨水大的年份則需要多“杠”一兩次。
生產(chǎn)隊時期的場院以生產(chǎn)小隊為單位,基本是一小隊一場院。每個都有幾畝地大小,選在村外本小隊地塊集中的地方;同時為了方便看護和干活,又不會離村太遠。那時的場院,都有幾間場院屋,存放打場的工具,也是人們臨時躲避雨雹的地方。牲口棚也往往修在附近,一是方便將場院里作為牲口飼料的谷草、麥秸及時搬運,二是可以順便看護。這樣一來,場院就像是村莊的衛(wèi)星,又像是村莊的標志。因為不論從哪個方向進村,都會先看到場院。二二
包產(chǎn)到戶后,多數(shù)人會利用生產(chǎn)隊時期留下的場院,又因為整理場院和軋場、起場需要的人手和工具較多,所以都會有兩個以上的家庭自愿組合。而壯勞力多、生產(chǎn)工具又齊全的家庭,會自己找地方開辟臨時場院,或為運輸方便選在田間地頭,或為收曬方便選在宅院附近甚至當院里,真有點因地制宜、八仙過海的味道了。
上世紀70年代以前,麥收至少需要一個多月,秋收的時間更長。這個時節(jié)的場院真稱得上熱火朝天,白天人聲喧嚷,步履匆匆,攤場、軋場、揚場的忙成一團,再加上機器的轟鳴,始終給人一種緊張的感覺。晚上同樣熱鬧,除了“看場的”,還有很多人湊到場院里嘮嗑。那時有好多家庭蚊帳不富余,在沒有電扇、空調(diào)的屋里很悶熱,于是就有好多男人和男孩,拿個簡單的鋪蓋,找個麥秸堆或谷草堆一扒拉,攤開就睡,真是涼快舒服又便當。三三
冬春季節(jié),場院里農(nóng)事較少,但偌大的場院并不顯空蕩。生產(chǎn)隊時期,社員開大會會用到它,民兵訓練會用到它,學校也會利用它開運動會。更主要的,它是孩子們的樂園。每逢節(jié)假日,尤其是寒假,孩子們就在場院里打蛋兒、踢毽子、捉迷藏、盤腳蓮、扯黃鼬拉雞,盡情地撒歡兒。那時的農(nóng)村,沒有柏油路,土道也是坑坑洼洼,于是平坦又寬敞的場院就成了學騎自行車的最佳場地,每年的寒假,都會有一些小朋友驕傲地宣布:我會騎車子了!
進入21世紀,隨著聯(lián)合收割機的廣泛使用,秸稈直接還田,糧食直落麻袋,甚至地頭賣糧,地里收,地里了。以往需要在場院里進行的攤場、軋場、起場、揚場等多個環(huán)節(jié)一下子都省略了。由此,場院與人們的生活也就漸行漸遠了。
場院的消失是農(nóng)業(yè)機械化、現(xiàn)代化的必然結(jié)果,不值得惋惜,但不應(yīng)該被忘懷。因為只有了解過去的艱辛,才會珍惜今天幸福,心滿意足才能更好地繼往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