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30日,滿春重(中)向北川縣副縣長王久華了解震區(qū)災情
2008年6月3日上午,滿春重等同志和白什鄉(xiāng)黨委書記席增斌座談
□ 滿春重
今年5月12日是汶川大地震15周年的日子。時光飛逝,往事如煙。15年過去了,但當年震后援川的那段經歷至今還清晰地印記在腦海里,成為我今生最難忘卻的記憶和最值得珍惜的時光!在即將到來的這個特殊的日子里,重溫一下那段經歷,對因地震而故去的同胞是一個祭奠,對舉國動員全民抗災的壯舉是一種謳歌,對在抗震救災中并肩戰(zhàn)斗的戰(zhàn)友情誼是一份懷念。
一
汶川大地震后的半個月,抗震救災剛剛轉入災后恢復重建階段,5月28日上午市里接到省里的通知,要求分管城建工作的副市長29日早上5點趕到濟南機場,參加當天上午在綿陽召開的山東省對口支援北川建設前線指揮部緊急會議,會議的中心議題是研究支援北川災區(qū)過渡性住房(板房)建設。接近中午下班的時候,在市政府辦公樓的走廊里,吳翠云市長正好碰到我,就給我說了省里通知的要求,并提出市委市政府綜合考慮各項工作安排,決定讓我去綿陽參加會議,并關心地問我有沒有困難,能不能離得開。說實話,因為我當時并不分管城建工作,事先一點思想準備也沒有,心里咯噔愣了一下,但很快我反應過來,這是一個很重要的任務,組織上安排我去是對我的信任,我就對吳翠云市長說,聽從組織安排,沒什么困難,一定準時參會,保證完成任務!
回到辦公室我馬上接通了時任市建委主任邵自升的電話,在電話上進行了簡單的溝通。因為他比我更早一點知道要去參加這個會議和會后可能承擔的任務,上午他就安排有關同志著手進行了相關準備。我們溝通后又對準備事項進行了大體的梳理和補充,下午各項準備工作就緊鑼密鼓地開展起來。因震區(qū)余震不斷,必須帶好搭建簡易帳篷的材料;震區(qū)條件有限,不可能每頓都能及時提供飯菜,必須多帶點真空包裝的熟食;天氣已經開始炎熱,必須多帶幾件換洗衣服,還有個人的日常用品、藥品等,凡是在家里能想到而飛機上能夠攜帶的就盡可能帶上。我們心里都清楚,這不是三兩天甚至十天半月能結束的“會議”,必須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物質準備和長期作戰(zhàn)的打算。帶著對災區(qū)人民的感情,帶著德州560萬人民的重托,帶著即將親赴災區(qū)為抗震救災盡點微薄之力的興奮和激動,29日凌晨5點我和邵自升以及德建集團經理張榮福準時趕到了濟南機場。
飛機很快就起飛了。這是一架小型飛機,我大體看了一下,機上總共50多人,全部都是各市到綿陽參加會議的同志,每市三個人:分管副市長、建委主任、負責板房建設的企業(yè)負責人。上午8點左右,飛機安全降落在綿陽機場,省指揮部安排的車輛把我們直接拉到會場,8點30分會議按時開始。會議室是一個臨時搭建的帳篷,也是省援建指揮部的辦公室。帳篷外淅淅瀝瀝下著小雨,里面容納不下參會的所有人員,有的干脆打著雨傘站在帳篷外面伸長了耳朵傾聽。
會議由副省長郭兆信主持并做重要講話,會上還請北川縣縣長經大忠介紹了北川縣的受災情況和抗震救災進展情況。其實在來四川之前我們從新聞媒體上已經了解到了這次汶川大地震中北川縣是受災最重的地區(qū),但在會上聽了有關情況的介紹才進一步感受到地震災害的無情和慘烈,也進一步了解了災區(qū)人民的勇敢和堅強。北川縣共有20個鄉(xiāng)鎮(zhèn)、14萬人,其中羌族等少數民族占了50.5%。地震給北川造成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巨大,北川縣城全部變?yōu)閺U墟。在流經縣城的湔江上游,形成了一個巨大的堰塞湖,隨時都有垮壩的危險,嚴重威脅著下游包括綿陽市區(qū)幾十萬群眾的生命安全。北川的20個鄉(xiāng)鎮(zhèn)中,目前只有8個通達正常,其余12個要么道路不通,要么需要繞行幾百公里的山路才能進入,而且由于余震和大雨造成的滾石、塌方、泥石流等次生地質災害,路上隨時會遇到各種危險和阻塞。會上郭兆信副省長闡述了對口支援地震災區(qū)的重大意義,特別提出中央安排山東對口支援受災最重的北川縣,是中央對山東的極大信任,是山東的光榮,我們一定要不辱使命,克服困難,堅決完成好中央交給山東的任務!我們聽了后都感到熱血沸騰!會上安排部署了當下的工作任務,就是要把建設過渡性住房和安排解決好災區(qū)群眾的生產生活問題結合起來,因地制宜,從實際出發(fā),急災區(qū)群眾所急,幫災區(qū)群眾所需。會議還明確了工作中需要注意的問題。按照全省統(tǒng)一安排,德州對口支援白什鄉(xiāng)。會議一直持續(xù)到接近中午。
雨漸漸停了下來。在省前線指揮部的帳篷外面,我們吃了到達震區(qū)后的第一頓飯。一個碩大的盆里是蒸好的白米飯,每人一個一次性飯盒和一雙筷子,米飯自己隨便取,菜只有一個帶點肉片的炒包頭菜。由于生活習俗的緣故,熱菜我沒法吃,好在旁邊還放了一盆洗過的黃瓜,便就著黃瓜吃了滿滿一飯盒白米飯。吃過飯后,我們會同早幾天到達災區(qū)的市建委副主任楊文華等人在指揮部外面的草坪上動手搭建起了簡易的帳篷??偹阌幸粋€可以躺下休息一會兒的地方了。
二
盡快和白什鄉(xiāng)的同志取得聯系是我們的首要任務。按著省前線指揮部提供給我們的電話號碼,我們一遍遍撥打白什鄉(xiāng)黨委書記席增斌的電話,但始終沒有任何信號。經了解,我們得知綿陽市商務局是白什鄉(xiāng)的對口支援單位,便迅速與他們取得了聯系。據具體負責這項工作的局機關黨委書記張彥生介紹,白什鄉(xiāng)是距北川縣城較遠的一個鄉(xiāng),走最近的路也有70多公里。這幾天他們也一直在和白什鄉(xiāng)進行聯系,但固定電話和手機信號因地震全部中斷,至今也沒能聯系上。不過據從白什鄉(xiāng)徒步走出來的人說,白什鄉(xiāng)人員傷亡不太嚴重,房屋倒塌也不是很多,但很多已成危房。張彥生書記答應千方百計幫我們和白什鄉(xiāng)取得聯系,以便我們開展后續(xù)的工作。當天晚上我們聽說第二天北川縣要在擂鼓鎮(zhèn)“北川縣抗震救災指揮部”召開各鄉(xiāng)鎮(zhèn)黨委書記、鄉(xiāng)鎮(zhèn)長會議,于是決定第二天一早趕往擂鼓鎮(zhèn),看能不能見到白什鄉(xiāng)的同志。天已經很晚了,大家也都很疲憊了,在搭好的帳篷里,聞著芳草的清香,聽著蚊子嗡嗡的叫聲,我們很快進入了夢鄉(xiāng)。
第二天,匆匆吃過早飯,乘上綿陽市商務局專門為我們安排的車輛,在張彥生書記的陪同下出發(fā)了。車出綿陽向北經過安縣新縣城便漸漸進入了重災區(qū)。映入我們眼簾的是一塊塊從山上滾落下來的石頭,有的橫臥在路邊,有的矗立在路中央,大的足有幾十噸重。雖說是國道,但道路顯得非常狹窄,來往的車輛在左躲右閃中慢慢行進。路邊的村莊,有的房屋已全部倒塌,有的搖搖欲墜,有的裂開了長長的縫隙。路邊的空地上有成片的救災專用帳篷,也有用塑料布或彩布條搭起的臨時窩棚。遠處的山上,因為滑坡大都露出了灰白色的山體,只是從依然挺立的綠樹翠竹中可以想象到震前她那婀娜多姿的秀麗景色。矗立在山上的高壓輸電線塔,有的斜歪著倒在山上,有的扭曲得像一根麻花。此時,我們才真正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威力之大,才真體會到了什么是“滿目瘡痍、千瘡百孔”。
經過一個多小時的車程,進入了擂鼓鎮(zhèn)。下車后步行了一段路,我們找到了“北川縣抗震救災指揮部”,指揮部設在鎮(zhèn)住地剛搭建的一片帳篷區(qū)里。還沒進入帳篷區(qū),就有人給我們每人發(fā)了一個口罩,說是防疫需要,必須要帶的。在張彥生書記的引領下,我們找到了“會議室”(就是一個大點的帳篷),但安排會務的同志說,盡管三天前就下達了今天開會的通知,但仍有10個鄉(xiāng)鎮(zhèn)的同志沒有到會,其中也包括白什鄉(xiāng)。這時張彥生書記說,再想想辦法,我們肯定能和他們聯系上。他似乎是安慰著我們,也好像是在鼓勵著自己。還有什么渠道可以聯系嗎?張彥生書記想到了“指揮部物資救災組”,他說我們商務局一個副局長焦樞清在這里參與組織和安排救災物資的接受和分發(fā),白什鄉(xiāng)如有什么需要,他們一定會第一時間知道。于是我們立即到物資救災組和焦樞清局長見了面,但他也沒有白什鄉(xiāng)的什么消息。經他引見,我們見到了北川縣副縣長王久華,向她詢問了有關情況。她說白什鄉(xiāng)前幾天通過衛(wèi)星電話和指揮部聯系過,但這幾天沒什么音訊。她叫我們留下聯系電話號碼,說一有消息馬上通知我們。在與王久華副縣長的交談中了解到,目前從北川到白什鄉(xiāng)的公路已完全中斷,繞道進入有兩條線路:一條是經江油、平武到松潘、茂縣然后到白什,另一條是經雅安、馬爾康到理縣、茂縣進入白什。這兩條路都有一部分是在崇山峻嶺之中,且路程都有六七百公里。由于余震造成的滑坡、塌方不斷,強行進入需冒很大的風險。
沒能和白什鄉(xiāng)的同志取得聯系,我們遺憾地離開了指揮部。此時,我們才注意到,一架架直升機懸吊著裝滿各種物資的集裝箱不時在空中轟鳴而過。有人給我們說,直升機飛過的山頭那邊,就是最大的堰塞湖——唐家山堰塞湖,直升機在運送各種設備和物資,準備在堰塞湖的壩體上開挖導流渠,消除堰塞湖的巨大風險。
回綿陽的路上,張彥生給我們介紹說,在黃土鎮(zhèn)災民安置點,有60多名白什鄉(xiāng)的群眾。我們當即商定去那里看望一下并借此機會了解一下白什鄉(xiāng)情況。在那里,我們見到了部分白什鄉(xiāng)籍的受災群眾,帶去了德州人民的問候和祝福。但他們都是震前離開的白什鄉(xiāng),對現在的情況也沒有更多的了解。
和白什鄉(xiāng)的聯系一時陷入了困境。但聯系上他們是當務之急,否則一切工作都無法開展?;氐阶〉兀圩陨ㄗh和同一條線路上對口支援的其他市聯系一下,一是看他們是否聯系上了所對口支援的鄉(xiāng)鎮(zhèn),二是商量一下是否可以結伴繞道進入。到傍晚我們分別和威海、東營的同志進行了溝通,他們也還沒有聯系上所援鄉(xiāng)鎮(zhèn)。但根據從幾個不同方面得到的信息,當地已有人和車輛繞道雅安、馬爾康進入了與白什鄉(xiāng)相鄰的墩上鄉(xiāng)。于是,大家一致決定明天出發(fā)到雅安集合,結伴而行挺進災區(qū)。隨后我們立即聯系租用當地車輛,同時通知已帶兩輛越野車從德州出發(fā)走在半路上的市政府副秘書長劉宗斌,不要再來綿陽,而直接趕往雅安。我們把這些安排及時給省指揮部做了匯報。第二天晚上10點30分左右,在趕往雅安的路上,接到省指揮部的電話,通知明天早上要召開緊急會議,要我們務必參加,同時告誡說在沒有安全保證的情況下,先不要貿然進入。我們只好連夜返回了綿陽。
三
6月2日可以說是我們到達災區(qū)后心情最為舒暢的一天。最高興的莫過于和白什鄉(xiāng)的同志取得了聯系。那天吃過早飯,邵自升又開始撥打席增斌書記的電話?!巴?,通了!”邵自升顯得異常興奮。電話里傳出“滴滴”的聲音,我們都屏住呼吸等待著對方的回音?!拔梗睦??”終于聽到了對方的回話?!澳前资侧l(xiāng)的席增斌書記嗎?”邵自升問道。當確認對方的身份后,邵自升將我們的情況向對方做了簡要介紹。從接下來的電話交談中得知,白什鄉(xiāng)的通信信號至今還未恢復,席增斌正在繞道來北川的路上。他說現在鄉(xiāng)里最急需的是搭帳篷用的彩條布和大米等食品,希望我們能幫助解決。
另一件高興的事是,通過多方努力,我們爭取到一架軍用直升機載著一噸大米和其他物品由綿陽飛往白什鄉(xiāng)。因為在這之前我們已經了解到山里面急需食品救援,繞道運輸需要很長時間。我們也了解到濟南軍區(qū)空軍一個陸航團正在綿陽執(zhí)行抗震救災任務。于是把這個情況向后方家里做了匯報,市委書記雷建國立即出面向濟空求援,協調解決了用直升機給白什鄉(xiāng)運送急需物資的問題。
和白什鄉(xiāng)的同志取得聯系后,我們立即和綿陽商務局的同志商定,由他們幫助盡快在當地采購5萬平方米彩條布和20噸大米,雇用當地有駕駛經驗的車隊,抓緊繞道運往白什鄉(xiāng)。這時劉宗斌也已趕到綿陽,他和邵自升分工負責安排具體工作。一切都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著:下午5點左右采購的20噸大米裝車完畢,6點半左右從成都采購的彩條布也已運達綿陽,經過一番忙碌,不到半個小時,彩條布全部倒裝到小貨車上。幾輛裝滿救災物資的車輛在街上一字排開,車身上懸掛的大紅橫幅書寫著“抗震救災,眾志成城”“德州和北川人民心連心”等大字格外醒目。車子在我們的注目下緩緩起步了,這時路旁商鋪的電視機里正在傳出“新聞聯播”那雄渾的片頭曲,時間已是傍晚七點了。盡管忙碌了一天大家都顯得有些疲憊,但所有人的臉上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6月3日上午,我們和昨天深夜趕到綿陽的席增斌以及綿陽市商務局的同志進行了座談。了解到白什鄉(xiāng)共3700多人,大地震中有10人死亡,28人受傷,部分房屋損毀,因擔心余震,大部分群眾仍住在用柴草或塑料布搭建的帳篷里。當地是一個獨立的水電小電網,地震中遭到了嚴重破壞,經過搶修,電力供應部分恢復,僅能滿足集中居住區(qū)群眾生活和磨坊用電需要。目前最困難的是糧食供應和道路交通不便。糧食方面,震后平均每人僅供應了5公斤大米,有的群眾面臨餓肚子的危險;道路交通方面,主要公路基本可以通行5噸以下小型車輛,但余震引發(fā)的滾石滑坡隨時可能造成交通中斷,進村的路則只能通行動力三輪車。生產生活資料運不進去,農副產品運不出來,幾千畝農作物需要施肥,存欄的五千多頭生豬難以運出,每天還要消耗大量飼料,因此需要抓緊解決生豬的銷售和飼料問題。同時,席增斌介紹,廣播線路遭到破壞,群眾難以接收到外界的信息,而時下聯系群眾最便捷的方式就是有線廣播。需要購進部分電線,接通廣播線路。了解到這些情況,我們當即和綿陽商務局的同志商定,抓緊就地采購部分化肥、豬飼料和廣播電線,盡快運往白什鄉(xiāng)。同時綿陽商務局的同志表示盡快幫助想法解決生豬銷售問題。這些安排會后很快得到了全部落實。
座談中我們的話題自然轉到了如何搞好受災群眾過渡性安置住房的建設問題,因為這是我們這次奉命到災區(qū)所接受的主要任務。當我們提出這個問題后,席增斌略一遲疑,馬上態(tài)度肯定地說:論現時條件和實際需要,沒有必要也沒有可能建設活動板房。一是絕大多數群眾的住房經過加固和修整就可以居住,因為現在余震不斷,群眾暫時還只能住在帳篷里;二是建設活動板房需要平地,而在白什鄉(xiāng)“地無三尺平,出門就爬坡”,很難找到適合建板房的地方;三是建設活動板房的材料因為道路原因很難運進去。他說,不過學校有一塊操場,可以先把學校的板房建起來,別耽誤孩子上學。鑒于這種情況,我們當即商定,群眾過渡性住房安置要在征求群眾意見的基礎上確定具體的實施模式,當前先著手規(guī)劃建設學校、醫(yī)院的過渡性板房。座談會后,我們立即把這些想法給省指揮部做了匯報,得到了省領導的認可和支持。方案確定后,張榮福馬上向德建集團董事長靳海洋做了匯報,德建集團隨即安排了勘察設計人員赴前線,同時開展了建設板房的相關物資籌備工作。至此,救災救濟和板房建設分頭展開,對口援助災區(qū)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我們在前線的工作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適時給我們做出批示、指示,幫我們解決了很多實際問題,吳翠云市長還代表市委市政府專門到我們家中走訪慰問,這些都給了我們極大的鼓舞和力量!
我在災區(qū)十幾天的時間,對口支援算是開了個頭。從這時開始,前后三年多,從災區(qū)群眾的生產生活安排和過渡性板房的建設到永久性住房的建設,多批援建同志奔赴前線,特別是最后一批援建永久性住房的隊伍,以王圣華為總指揮,堅持在援川一線近三年的時間。經過大家的接續(xù)奮斗,圓滿完成了省委省政府交給德州的任務,為抗震救災和災后重建作出了積極貢獻。
抗震救災對口支援北川的這段日子,使我的思想得到了一次洗禮,使我的認識得到了一次升華,使我的人生多了一抹色彩。我看到了我們黨的偉大,看到了社會主義制度的優(yōu)越,看到了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看到了舉國同心的力量。我堅信,發(fā)揚好偉大的抗震救災精神,中華民族就沒有戰(zhàn)勝不了的困難,就沒有到達不了的彼岸,就沒有實現不了的夢想!
(作者為德州市政協原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