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憶中的小腳丫,肉嘟嘟的小嘴巴,一生把愛交給他,只為那一聲爸媽……”一首《時間都去哪兒了》將父愛母愛詮釋得淋漓盡致。
??? “孝”,顧名思義,老了需要子女安慰,扶持,照顧。孝以彰德,大道行敦,作為文化古國,禮儀之邦的華夏兒女,不應(yīng)該更加懂得孝的真諦嗎?
??? 可曾記得媽媽不愛吃魚的故事,因為兒子喜歡魚,母親便以此搪塞,把碗里的魚讓給兒子,母愛無疆,可歌可泣。時代變遷,這樣的故事仍不絕于耳,這樣的情景仍歷歷在目。父母泛白的雙鬢、昏花的雙眼、不再挺拔的脊梁,時刻警醒著遠(yuǎn)游的我們,時間易逝,盡孝應(yīng)盡早。
??? 可曾記得黑豹樂隊主唱秦勇為兒子隱退樂壇的故事嗎?從兒子4歲被診斷為智障的那一刻,他毅然決然地放棄了自己酷愛的藝術(shù)事業(yè),挑起了照顧病兒的重?fù)?dān)。哪怕3天只教會一個單詞,哪怕3個月只學(xué)會系鞋帶,哪怕一年只學(xué)會騎自行車,他都在所不辭,盡心去做,用愛心呵護(hù)著兒子的每一個瞬間。 17年了,兒子健康成長,他卻失去了自己的事業(yè)。
??? “孝,樂于心,不勉于懷”,無需“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的慷慨,無需“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博大,一句貼心的問候,一次細(xì)心的扶持,一場耐心的守候,這些足矣。
??? 愛無言,卻是世間最華麗的辭藻。父愛母愛教會我們愛自己、愛他人,更教會我們成長,然而用孝心回報他們,又怎敵得過烏鴉反哺、羔羊跪乳?如果我們拿出成長旅程中十分之一的愛去回饋父母,世間就不會有父母將子女告上法庭的痛心疾首的案件;如果我們和父母多一次的溝通交流,我國就不會有種種留守老人患上帕金森的可怕頑疾。如果我們對父母多一份理解,少一點勞煩,多一次寬慰,少一次犀利,多一份關(guān)注,少一份逃避,家庭將會充滿美好和諧。盡孝吧,莫等閑,不要等到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再后悔莫及!
??? 時間帶走了日月的滄桑,卻加深了愛的痕跡;歲月蒙蔽了星空的渺茫,卻印證了孝的真諦。孝心伊始,白了華發(fā),皺了雙眸,愛依然等候!
●龐樂樂